流氓交易員

瑞銀
Lex專欄:瑞銀挨的「板子」太輕

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對瑞銀「流氓交易員案」開出的罰單爲其歷史上第三高,但仍然太低。只有股東受到了真正的傷害。在銀行業,罰金的威懾作用值得質疑。

瑞銀
Lex專欄:瑞銀面臨領導權真空

瑞銀董事會接受郭儒博的辭職,是在關鍵時刻喪失勇氣,使瑞銀失去了最有能力使自己(再次)回到正軌的人,並造成了令人失望的不確定性。

瑞銀
瑞銀事件並非偶然

FT專欄作家吉蓮•邰蒂:傳統形式的ETF是個合理的想法,對投資者很有用。但假如這個部門要實現再度繁榮,它必須追本溯源,回覆最初的簡單和透明。

瑞銀
「傷不起」的瑞銀

儘管瑞銀應該承受得起流氓交易員造成的20億美元的損失,但這起醜聞會破壞這家銀行脆弱的客戶基礎,給它剛剛開始恢復的聲譽帶來又一記重擊。

瑞銀
FT社評:「流氓活動」更可怕

全球經濟之所以遭受重創,罪魁禍首並不是人們口中的一個個「流氓交易員」,而是要歸咎於一點,即人們至今仍然無法清楚瞭解銀行主動承擔的風險敞口。

瑞銀
Lex專欄:違規交易對瑞銀的損害

瑞銀稱,Adoboli的違規交易很可能導致該行第三季度虧損。從金錢上說,瑞銀的財力意味著這一損失仍在可控範圍內,但該行受到的名譽損害更爲嚴重。一名僱員涉嫌違法的行爲,可能殃及該行的諮詢和財富管理業務。

流氓交易員案:究竟誰在接受審判?

簡單的答案是傑洛米•科維爾,那個給法國興業銀行造成近50億歐元損失的交易員。但答案應該還包括法國興業銀行本身,以及已經被判有罪的整個銀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