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

Lex專欄:瑞銀面臨領導權真空

瑞銀董事會接受郭儒博的辭職,是在關鍵時刻喪失勇氣,使瑞銀失去了最有能力使自己(再次)回到正軌的人,並造成了令人失望的不確定性。

瑞銀(UBS)董事會將自身利益置於投資者利益之上。在非授權交易導致23億美元損失一事曝光之後,董事會未能頂住大眾輿論的壓力,接受了CEO郭儒博(Oswald Grübel)的辭呈。在這樣一個關鍵時刻喪失勇氣,使瑞銀失去了最有能力使自己(再次)回到正軌的人,並造成了令人失望的不確定性。郭儒博從一開始就坦承,此事的責任由他來承擔,但當時人們預計他不會在瑞銀恢復穩定之前下臺。

瑞銀已經任命塞爾吉奧•埃爾默蒂(Sergio Ermotti)擔任臨時CEO,直到確定永久性人選。埃爾默蒂先前在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UniCredit)和美林(Merrill Lynch)都曾擔任二把手。他今年4月剛剛加入瑞銀,因此最起碼意味著新鮮血液的注入,就像郭儒博2009年加盟時一樣。但他將成爲瑞銀4年來的第4位CEO,並且將被視爲臨時人選。在郭儒博強有力的領導下,瑞銀的員工清楚自身所處的位置,並且充分了解哪些是他優先考慮的事情。德國央行(Bundesbank)的強硬派前行長埃克塞爾•韋伯(Axel Weber)將從2013年開始擔任瑞銀董事長,這意味著,在當下瑞銀最需要進行重大重組的關頭,卻面臨著領導權真空。

瑞銀當前的最大問題是生死存亡問題。在次貸危機中蒙受巨大損失,並與美國稅務當局發生糾紛之後,此次交易鉅虧使瑞銀回到了當初郭儒博加盟時的狀況。下一任永久CEO必須迅速採取行動,把瑞銀變成一家以客戶爲中心、高資本效率、無自營交易的機構。郭儒博是實現這些目標的最佳人選。如果他的辭職不能在員工中起到「爲瑞銀所發生的一切負完全責任」的榜樣作用,將對瑞銀造成更大的打擊。只有在那種情況下,他的辭職才符合投資者的利益。

您已閱讀95%(700字),剩餘5%(3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