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

黑石
Lex專欄:黑石的私人資產基金對散戶投資者來說很棘手

總體收益上升空間較大,但散戶投資者也需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

投資
「聰明錢」真的存在嗎?

夏爾馬:好萊塢新片《傻錢》試圖將專業投資者塑造成傻瓜,將業餘投資者塑造成聰明人。可惜,這並不符合現實。

Robinhood
疫情股票熱後Robinhood遭遇「宿醉」

活躍用戶拋棄了新晉的零售經紀商,而更老牌的競爭對手則經受住了市場的下滑。

成長股
瑞典二板市場成爲歐洲最熱門的成長股市場

儘管股市低迷,但散戶投資者提振了斯德哥爾摩「第一北方成長市場」。

登月式投資:爲什麼年輕投資者不準備放棄風險?

即使在加密貨幣市場崩潰之際,金融危機後成年的DIY交易員也不願意再按舊規則行事。

加密貨幣崩盤對美國黑人投資者衝擊更廣

調查顯示,四分之一的美國黑人擁有加密貨幣,而白人投資加密貨幣的比例只有15%。黑人投資者將加密貨幣視爲彌補錯過的財富積累機會的一種手段。

SEC擬阻止「訂單流支付」交易行爲

美國證交會的關注點是,當券商將散戶投資者的交易「賣給」批發商並收取費用時,散戶投資者是否會得到更好的回報。

美股下跌,散戶退潮

隨著高通膨和利率上升擠壓散戶的資金,流入美國股市的閒置資金已經減少。

投資者退出美國低價股 投機熱現降溫跡象

美國非上市股票的交易量已較去年散戶交易狂熱時期的峯值下降了近四分之三。

網紅股熱潮一年後,市場情緒開始發生轉變

隨著美聯準準備對刺激計劃踩剎車,投資者的注意力從投機轉向安全。

遊戲驛站的教訓仍有待汲取

邰蒂:在世介面臨可能動盪不安的一年之際,遊戲驛站傳達的資訊至關重要,因爲當泡沫破裂時,受傷的很可能是小投資者。

警惕牛市逆轉時的民粹主義反彈

夏爾馬:在這麼多舉措刺激出了散戶投資者狂熱的情況下,當下一輪熊市到來時,政府和央行可能面臨巨大的民意反彈。

新數據揭示GameStop交易熱潮有多瘋狂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表示,今年1月交易GameStop股票的個人賬戶數量增加了90倍。

投資
個人投資者如何戰勝機構?

伍治堅:個人和機構投資者,誰在股市裏更有優勢?不同讀者會有不同見解。基於一些研究發現,一個聰明的投資者該怎麼做呢?

投資
無法長期堅持,如何獲得好回報?

伍治堅:沒有什麼投資策略是能夠讓投資者每時每刻都賺錢。很多長期來看能夠獲得更好回報的投資策略,很可能連續3年甚至5年以上回報不佳。

現在是投資新興市場的好時機嗎?

數據顯示,散戶投資者已在增加對新興市場股票和債券的投資,他們需要注意什麼呢?

1400美元刺激支票給美國散戶新增燃料

德銀預計,直接發放給美國人的第三筆刺激資金到賬後,美國人將在近期向股市投入1700億美元,突顯散戶在世界最大股市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投資
日內交易是一種成功的投資策略嗎?

巴雷特:去年新入市的絕大部分散戶都是年輕男性,體育博彩公司的受衆也是同一批人,這絕非巧合。

中國股市趨勢:機構投資者地位增強,散戶影響力減弱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專業投資者滬深兩市持股比例升至70%,而散戶持股比例降至23%。這種情況與業餘交易在全球範圍的激增形成鮮明對比。

基金
散戶投資者知道自己爲什麼要買基金嗎?

吳飛:2021年首月創造了基金一天認購規模近2400億元的新紀錄,但這股「基金熱」的背後有一個我們長期忽略的問題,即基金投資的適配性。

美股
Robinhood限制交易事件的思考與啓示

溫凡 :Robinhood短期限制交易的理由,無關陰謀論,而是由於市場機制及法律保護投資者機制等一系列約束的情況下自然選擇的結果。

「他們正把羊羣引向屠宰場」

前一陣飆漲的遊戲驛站等股票已跌回地面,讓經驗不足、過於信賴Reddit留言板的散戶損失慘重。鼓勵散戶買入並持有的名人則受到業內人士的譴責。

散戶抱團與監管應對(下)

夏春:無論結局如何,近期的事件都將寫入華爾街歷史,而事件之所以令世人矚目,自然離不開當下全球緊張的政經環境和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

別對「逼空大戰」感覺太好

普倫德:散戶打敗對沖基金看似可喜,實則忽視了估值與基本面的脫節,加劇了資本錯配,阻止了淘汰效率最低下企業和提高生產率的努力。

正在改變的秩序:GME逼空折射美國社會風險

章凱愷:GME事件中,除了美股散戶組織協調性和顯著效果令人關注,背後理由也耐人尋味;金融秩序、社會資本關係、貨幣政策框架,都在改變。

「逼空大戰」:爲何難以起訴散戶?

儘管散戶投資者成功逼空了大型機構投資者,但專家不認爲他們的行爲可能構成市場操縱,但這一事件可能會引發規則的重大調整。

散戶抱團與監管應對(上)

夏春:在疫情導致經濟封鎖、財政又格外慷慨的背景下,散戶把矛頭對準金融機構特別是空頭,便可實現應者雲集的一幕,這其實並不難理解。

美股
券商限制散戶投資者押注遊戲驛站引憤怒

多家美國大型券商限制散戶投資者購買遊戲驛站等熱門股票,導致其股價大跌,引發用戶和政界人士尖銳批評。

散戶投資熱引發中國券商股「瘋漲」

中國散戶投資者的網上股票交易量激增,提振了中國券商股,使其中一些券商的估值與全球最知名的銀行看齊。

科創板
科創板會是中國散戶的「盛宴」嗎?

吳飛:「中國版那斯達克」——科創板對於普通散戶而言意味著什麼?我們又能從那斯達克設立前後美國投資者結構的變化歷程中借鑑到什麼呢?

中國
散戶推動中國股市反彈

全球各大資產管理公司也許正在試水中國股票,但在今年以來領先全球的中國股市,散戶投資者仍有顯著支配力。

中國散戶爲什麼只賺指數不賺錢?

遲業光:機構在股市投資能力明顯強於散戶,爲何中國市場散戶的交易量仍高達85%?未來的趨勢如何呢?

中國股民如賭徒

《黑暗中的獵人們》作者奧斯本:正如中國賭客在百家樂賭桌上恣意行樂一樣,中國股民把投資股市當作一種賭博,目標是儘可能快、儘可能不費力地致富。

是爲人民服務還是爲股民服務?

中國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和高階主管被告知,股市回升前不得減持。他們現在明白了,中共更擔心的是炒股失敗的散戶到市政府外鬧事,而不是他們的股東權利受到踐踏。

「大爺大媽」不是中國股市主角

散戶在中國股市參與者中確實佔據很大比例,但他們所持股票的合計市值很可能僅爲A股總市值的5%,股市財富的大頭掌握在極少數富有投資者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