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資

個人投資者如何戰勝機構?

伍治堅:個人和機構投資者,誰在股市裏更有優勢?不同讀者會有不同見解。基於一些研究發現,一個聰明的投資者該怎麼做呢?

個人投資者,泛指資本市場中的各種散戶。而機構投資者,則主要指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險公司、主權基金等以機構爲單位的投資主體。

個人和機構投資者,誰在股市裏更有優勢?不同的讀者,會有不同的見解。大部分人可能會認同個人不如機構投資者,但也不乏例外。比如2021年年初,美國上市公司遊戲驛站(Gamestop)的股價在衆多散戶的推動下大漲,導致做空的對沖基金梅爾文資本蒙受重大損失,其管理的基金淨值僅在一月份就大跌50%以上。後來在6月份,另一家做空遊戲驛站的對沖基金White Square Capital由於損失太大,乾脆宣佈關門大吉。

嚴格來講,撐起遊戲驛站股價的,也有後來跟進的其他機構,並不僅限於散戶。但不管怎麼說,在這場戰役中,散戶集中的多方,確實大大打擊了機構集中的空方。然而,像遊戲驛站這樣的例子,畢竟是極少數,不一定有代表性。

您已閱讀13%(367字),剩餘87%(256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