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基金

散戶投資者知道自己爲什麼要買基金嗎?

吳飛:2021年首月創造了基金一天認購規模近2400億元的新紀錄,但這股「基金熱」的背後有一個我們長期忽略的問題,即基金投資的適配性。

2020年,股票市場的火熱催生了基金銷售的熱潮。部分「千億」規模的明星基金銷售火爆,甚至產生了「日光基」。而剛剛過去的2021年首月也將成爲載入公募基金史冊的一個月份——在爆款基金頻出的同時,該月創造了基金一天認購規模近2400億元人民幣的新紀錄。

統計顯示,2021年1月國內各大基金公司集中成立發行了衆多基金,其中廣發基金和易方達基金的發行量獨佔鰲頭。廣發基金發行基金7隻,成立基金6隻,規模達645.24億元;易方達基金發行基金7隻,成立基金5隻,規模達436.05億元,頭部效應明顯。

在這股基金銷售熱潮中,不乏一些非理性的投資現象。有些投資者像炒股一樣炒基金,追漲殺跌,頻繁申贖;有些投資者不瞭解基金市場,認爲投資基金無風險穩賺,甚至能一夜暴富,故而借錢買入基金;還有些投資者在基金收益好的時候盲目追捧明星經理,遇到淨值下跌時則把基金經理罵上熱搜。以至於一位蔡姓基金經理在微網誌上無奈地說:「希望大家理性買基金,不要賺了錢就叫我蔡總,虧了錢就叫我蔡狗」。

您已閱讀18%(429字),剩餘82%(192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