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差距

城市貧民將被迫離開大城市

庫柏:隨著這場大流行病進入「大規模致貧」階段,新的窮人將離開大城市。這種人口遷移可能會在未來幾年重塑城市生活。

月收入低於1千:是收入低還是物價貴?

胡月曉:6億人月均收入1000元,全國人均年可支配所得是3萬元,如何解讀?月均千元如何變成低收入?低收入如何提高消費?

金融
投資銀行家高報酬之謎

併購顧問們做了什麼值得如此高的報酬?當被問及這個問題時,他們變得羞赧,含糊地談論起說服的藝術,而非價值理論。

數據:中國城市之間的家庭收入差距縮小

FT《投資參考》最新研究發現,在2015年股災之後,中國小城市的收入成長速度已超過一線城市。

英國企業向政府提供不實的男女薪酬數據

FT調查發現,部分英國企業依法向英國政府上報的男女薪酬數據並不確實。我們也另外整理出中國薪酬研究,顯示性別薪酬差距逐漸擴大。

中國收入不平等程度下降

中國貧富差距自2008年以來有所縮小,獲益於社保投入增加、農村收入迅速上升等因素,但仍然比西方國家嚴重。

FT社評:如何解決男女薪酬差距問題?

男性產假制度和增強育兒支持這兩項政策,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推動改變,但最重要的是讓僱主們盡其所能出一份力。

中國縮小收入差距需要稅制改革

莊巨忠:中國個人所得稅不及國內生產毛額的1.5%,這表明,中國在通過財政政策縮小收入差距上仍有很大的空間。

全球化
民粹主義者錯怪全球化?

FT社評:一家智庫認爲,全球化對富國中產階層收入衝擊不如預想的嚴重,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是國內政策的結果。

不平等
經濟金融化加劇不平等

FT專欄作家凱:西方國家不平等的加劇主要由兩個相互關聯的因素造成:金融業的壯大和高階主管薪酬的爆炸性成長。金融業一直在招募更多人才,並付給他們更高的薪酬。

民主遏制不了貧富分化?

FT中文網專欄作家何帆:爲何民主制度沒能遏制收入不公的趨勢?皮凱蒂認爲市場經濟會自發帶來貧富分化;而斯蒂格利茨則認爲,是因爲市場經濟受到了財富操縱。財富不僅影響經濟政策,還直接影響政治決策,並且進一步左右人們的意識形態。

「了不起的蓋茲比陷阱」

了不起的蓋茲比曲線(The Great Gatsby Curve)指出,社會世代流動性較大的國家,居民收入差距較小,拼爹程度越高的國家,收入差距越大。那麼,哪些發達國家貧富差距較大?近些年來,這些國家的「1%與99%」的差距加大的原因是什麼?這有哪些危害?

通膨
通膨加劇中印收入差距

中國和印度日益擴大的收入差距會產生令人不安的後果,儘管這些後果呈現緩慢,但很可能會在未來數年對兩國的成長和宏觀政策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