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

航運業
航運業將討論減排措施

國際海事組織將討論法國和日本等國提出的減排建議。就現階段而言,主要對策是針對油輪和散貨船的「減速航行」措施。

航空飛行要失去吸引力了嗎?

活動家格蕾塔•桑伯格和環保組織「反抗滅絕」一直都在關注航空業的氣候影響。而如今,這種環保主張的影響力正逐漸擴大。

煤電
日本、中國和南韓必須停止支持煤電

菲格雷斯:如果三國一致決定結束煤電競爭,轉而建設乾淨能源的未來,包括三國在內的全球各國都將受益。

沃爾沃
沃爾沃擬撥備7.8億美元處理排放問題

富豪集團已表示,將撥備7.8億美元,用於支付承認其卡車可能會排放高於法定標準的有毒氮氧化物氣體的潛在成本。

從太空看中國空氣汙染

衛星影像顯示,從2013年夏季到2016年夏季,華北平原汙染有所緩解,但從2016-17年那個冬季開始,汙染水準出現回升。

汽車業
法國官方報告遺漏雷諾車排放檢測重要細節

法國政府調查委員會的幾名成員擔心,法國政府可能因其在雷諾持有20%的股份而對這家汽車製造商過於寬容。

汽車業
中國新版排放標準威脅車企利潤

中國將會收緊對汽車排放和燃效的規定。與中國競爭對手相比,海外汽車製造商更容易應對中國標準趨嚴的變化。

大眾醜聞比安然醜聞更惡劣

耶魯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巴赫:福斯汽車尾氣排放造假醜聞震驚世界,這一醜聞不僅可能拖垮這家老牌企業,還將打擊整個德國製造業和企業界環保努力。

超低排放能否挽救煤基能源企業?

中外對話北京辦公室編輯張春:以煤電企業爲首的煤基能源企業正在推進燃煤的超低排放標準,並得到了地方支持。但因設備更換成本等問題,專家們爭議較大。

碳之道
臺灣的「減排」探索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黃傑夫:臺北大學李堅明教授告訴我,臺灣的「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平臺」預計將於今年年底建成,至此臺灣的碳交易制度已接近完備階段。

碳之道
美國低碳城市波特蘭的啓示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黃傑夫:美國聯邦政府並沒有指定過哪個州或市爲「低碳試點」。波特蘭市的經驗,恰恰在於它是一個來自於市民階層、自下而上的模式。

碳之道
摸清碳排放的「家底」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黃傑夫:在今年答覆「碳資訊披露」組織問卷的100家中國上市公司中,只有寥寥幾家披露了碳排放數據。摸清並披露碳「家底」,其實於己於國都有益。

碳關稅
分析:中國警告美國「碳關稅」計劃

美國衆議院最近通過一項「限量及交易」法案,準備對不受排放限制的國家的對美出口開徵碳關稅。對此,北京警告稱,這可能引發全球貿易戰爭。

歐巴馬
Lex專欄:提高CAFE標準不是良策

歐巴馬政府日前公佈更爲嚴格的CAFE標準。這既不能降低車輛行駛里程數,又可能增加車輛成本,從而鼓勵消費者保留低能效的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