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壓力

2023,育兒需要一點「鬆弛感」

徐海娜:如果不想讓我們的後代繼承我們的這種緊張感,就需要在育兒生活中打造我們自己和孩子們的心理韌性。

居家辦公滋長偏執想法

在家辦公讓人們失去了以往用來了解事態的社交反饋,再加上經濟低迷時期對裁員的恐懼,人們更容易走向偏執。

如何在職業中保持朝氣?

烏維比納內:職業倦怠是一種警告,說明你當前的工作模式或環境對你不利。尋求幫助通常很難,但作出改變是至關重要的。

職場
你應該在工作場所掉眼淚嗎?

希爾:在「情商」流行之前,典型的管理者會說,假如讓他去感受員工們的問題,他會啥也幹不了。如今這樣的人仍然存在。

社交網路對我們的記憶做了什麼?

李維士:幾周前,我讀到一篇自己曾經寫過的文章,結果發現我不記得寫過它了,根本一絲一毫都想不起來。

社群媒體的「焦慮黑洞」

雅各:社群媒體讓人們習慣於把所有事情都當成危機來對待,實時更新的新聞進一步催生了內在的危機意識。

壓力
美國人開始淡定

FT專欄作家吉蓮•邰蒂:調查顯示,五年來認爲自己壓力非常大的美國人一直在減少。一些心理學家認爲,經歷五年金融動盪後,美國人可能對沖擊習以爲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