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1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登出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一週
一月
季度
一年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訊
音訊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登出
關注我們
WeChat公衆號
新浪微網誌
X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RSS
中國經濟
關注
展望2021:正視「高階」就業壓力
周浩:數量巨大的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度加大同時,也是一筆重要的財富,應引導大學畢業生更多地從事戰略性行業、新興行業和高附加值行業。
展望2021
關注
展望2021:如何設定經濟目標
李永寧、溫建東:建議「十四五」前幾年中央政府不設置具體經濟成長目標,而將供給側結構改革目標量化,地方政府則應明確設置經濟成長目標。
展望2021
關注
展望2021:經濟四大關鍵問題
劉功潤:當前大家言必談疫情,都說疫情嚴重影響了經濟。有沒有反過來想一個問題:是不是經濟導致了疫情的發生?未來經濟的競爭力在哪裏?
貨幣政策
關注
展望2021:貨幣政策應避免急轉彎
張明:從三駕馬車來看,去年中國經濟復甦有不均衡性,今年出口與房地產投資增速或難以繼續改善。六大因素導致政策應避免急轉彎。
貨幣政策
關注
央行「緊貨幣」三問
鍾正生、張璐:在央行喊話市場之下,貨幣政策取向愈顯迷茫。近期流動性爲什麼緊,央行緊貨幣的觸發因素是什麼,如何把握2021年貨幣政策特徵?
展望2021
關注
展望2021:疫情之下,走向修復?
周浩:展望2021年,有這樣幾個關鍵詞:再通膨、疫苗、中美關係以及漸次復甦。它們不僅關係全球宏觀局勢,也對各類金融資產價格有著直接影響。
展望2021
關注
展望2021:人民幣能「破6」嗎?
沈建光:今天人民幣將延續升值態勢,同時過快升值也面臨政策約束。人民幣在2021年是否會創下新高?年內「破6」的可能性又有多大?
展望2021
關注
展望2021:人民幣還會繼續升值嗎?
鄧宇:人民幣持續升值態勢下,中長期因素是更具啓發性的視角:美元進入貶值週期預期走強,預計今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6.3-6.7區間。
展望2021
關注
展望2021:新十年的開始
胡偉俊:過去十年中國市場宏觀背景,受到全球影響,又受到中國本身影響。未來十年最重要的問題是,下面是低通膨時代,還是高通膨時代。
展望2021
關注
2021年金融體系將面臨壓力測試
普倫德:金融體系將長期面臨流動性需求的定期激增,考驗銀行和非銀行機構的資產負債表。這可能迫使央行長期充當紓困者。
中歐投資協定
關注
中歐貿易協定,給全球化一個機會
徐瑾:近期最熱門經貿訊息,來自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成功。中歐經濟體量達全球40%,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全球化逆流下,應該如何合理地評估其意義?
展望2021
關注
2021年全球大事預測(下)
上班族會回到辦公室嗎?電動汽車會迎來轉折點嗎?美國會重返2015年伊核協議嗎?歲末年初,FT專欄作家和記者對這些問題做出預測。
展望2021
關注
2021年石油行業的五個看點
石油業是2020年受新冠疫情打擊最嚴重的行業。隨著動盪的一年接近尾聲,該行業出現一些復甦跡象,儘管需求見頂的轉折點已出現在地平線上。
展望2021
關注
2021年全球大事預測(上)
新冠疫苗能否在全球鋪開?蘇格蘭是否會舉行獨立公投?中美能否達成新的貿易協定?英國《金融時報》記者對2021年做出預測。
中國股市
關注
洪灝:中國A股行情遠沒有結束
中國2021年上半年經濟數據會非常亮眼,這種預期也在資本市場有所反映,表現爲那些對經濟週期敏感的板塊及資產類別大幅回暖。
中美關係
關注
非關第一:2021如何重新定義中美競爭
劉裘蒂:2021年是美中擺脫「爭第一」思維的契機。兩國應重新定義遊戲規則,讓兩國人民福祉成爲良性競爭的受惠者。
2020年度報告
關注
2021年投資者應注意哪些風險?
伊爾艾朗:2020年金融市場與經濟已有的鴻溝進一步急劇擴大。在流動性驅動的上漲過後,央行慷慨解囊也許不是可持續之道。
2020年度報告
關注
2021年中國經濟的關鍵判斷與應對
劉海影、趙翔:更加真實的衡量是2021年1季度對2020年4季度的環比增速。在環比意義上,2021年經濟增速有低於目前市場平均預期的可能。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關注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爲什麼強調「效率」與」安全」
周浩:中國選擇,事實上從「雙循環」就慢慢露出全貌;強調進取卻又重視秩序,強調創新卻又強化監管,決策者對於市場理解進入新階段。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關注
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看國家發展戰略變化
章俊:疫情之後,刺激政策再度加碼,結構性失衡日趨嚴重,導致全球中長期問題變得更加嚴重。中國經濟成長確定性,恰恰來自對前者認識。
展望2021
關注
展望2021:從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
張明:「疫情」「衰退」與「衝突」,構成了今年全球經濟形勢的三大關鍵詞。這三個關鍵詞仍將繼續發酵。中國如何滿足穩成長與控風險的目標?
2020年度報告
關注
2021:中國經濟政策大變局
徐瑾:中央經濟工作有什麼信號?面對中國經濟的老問題,如何處理?當強調內循環甚至需求側時,意味著中國開始了戰略轉移,即面向內在。
雙循環
關注
展望2021:「雙循環」與經濟安全
胡月曉:「雙循環」的經濟發展新格局,是對中國經濟發展新階段的確認——內需型經濟主導方式的確立。
2020美國大選
關注
展望2021:川普主義的影響和中美關係
沈建光:美國割裂會消耗執政者較多精力,拜登不會「極限施壓」,中美短期衝突或淡化;但中美關係也絕無可能回到過去,合作競爭並行是常態。
展望2021
關注
加速2021:我們迎來什麼新趨勢
徐瑾:疫情並沒有改變世界的趨勢,只不過是加快了趨勢的發展態勢。無論國家、公司還是個人,都需要思考計劃,構思更多備選;否則可能不進反退。
熱門文章
1.
中國經濟的問題是不是「消費不足」?
2.
作爲保守主義的川普主義及其誤解
3.
「新消費熱」中的冷思考
4.
中國企業利潤下降,如何扭轉?
5.
穩定幣:鏈接現實與數字經濟的「橋樑」
6.
川普服務於誰?
7.
中國悄然擴大稀土和磁體出口管制
8.
俄羅斯對烏克蘭進行開戰以來最大規模空襲
9.
對「主理人」的刻薄嘲笑,是傳統階層觀對身份重構的本能抗拒
10.
全球關鍵礦物「去中國化」進程或將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