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展望2021:川普主義的影響和中美關係

沈建光:美國割裂會消耗執政者較多精力,拜登不會「極限施壓」,中美短期衝突或淡化;但中美關係也絕無可能回到過去,合作競爭並行是常態。

目前美國已進入選舉後的權力交接的過渡階段。儘管川普始終拒絕承認敗選,盡最大努力挑戰選舉結果,但由於其未能拿出可顛覆選舉結果的有力證據,白宮易主幾成定局,拜登政府也在積極組建新班底。

然而,縱觀美國選舉,川普雖未獲得連任,但在美國主串流媒體、矽谷高科技企業、金融資本、民主黨和部分共和黨建制派的共同圍堵下,獲得遠超民調的支持,其背後呈現出的美國政治極化和社會撕裂現象值得深思。

此外,與總統之爭同期進行的國會控制權爭奪戰中,民主黨雖然獲得了衆議院多數席位,但與共和黨席位差距有所縮小,共和黨也很可能會如預期控制參議院,後續拜登政策落地仍將面臨重重阻礙。展望未來,大選結束並不意味著「川普主義」的消失,在兩極化和撕裂的現實下,拜登時代「尋求團結」、「重塑美國的靈魂」將註定是一段艱難之旅。

您已閱讀10%(342字),剩餘90%(297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沈時度勢

沈建光,京東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前瑞穗證劵亞洲公司首席經濟學家,赫爾辛基大學經濟學博士。少時曾求學歐美,希望縱橫四海,遊歷全球;如今重心迴歸中國,專欄立意審視中外經濟,建言宏觀大勢。曾任國際經合組織顧問和歐洲央行資深經濟學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芬蘭央行經濟學家,現亦爲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客座教授。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