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俄製裁

烏克蘭
西方國家需就烏克蘭問題作出抉擇

巴伯:烏克蘭是冷戰後歐洲秩序中的關鍵國家,只要烏克蘭在這一秩序中的地位仍未確定,歐洲大陸的穩定就得不到保證。

俄羅斯
俄議會授權普丁反擊美國製裁

議會下院通過的法案授權俄羅斯總統採取各種限制措施,但此舉力度沒有最初威脅的那麼大,突顯俄方選擇有限。

美國副總統潘斯抨擊俄羅斯「侵略幽靈」

在俄羅斯表示將驅逐755名美國使館工作人員後,潘斯在愛沙尼亞譴責俄試圖以武力重劃國際邊界,分裂歐洲自由國家。

歐洲應配合美國加強對俄製裁

拉斯穆森:雙方都應看到,只有把成本和激勵都擺在俄羅斯面前,明斯克協議纔有望得到落實,烏克蘭局勢纔有望改變。

德奧兩國批評美國對俄製裁新舉措

柏林和維也納發表聯合聲明,稱美國最新通過的對俄製裁修正案「在歐美關係中引入了非常消極的新元素」。

川普團隊:俄羅斯影響美國大選「證據爲零」

即將就任的白宮新聞祕書週一表示,美國當選總統川普不希望在俄羅斯駭客攻擊問題上匆忙作出結論。

美國強勢報復俄羅斯干預選舉

對俄羅斯兩家情報機構和6位個人實施制裁,並驅逐了俄駐美外交機構的35名情報人員。俄方稱,將會回應。

俄羅斯和西方此消彼長?

斯圖德曼:1991年聖誕日,戈巴契夫辭職,蘇聯解體。25年後的今天,俄羅斯國力漸強,但其深層問題仍然存在。

與普丁打交道的四點建議

斯蒂芬斯:俄羅斯總統希望得到世界的尊重。西方應重溫管理大國關係的一些老規矩,擬定務實的「重啓」戰略。

西方應該如何遏制俄羅斯?

達爾德:美俄關係已跌落至30年來最低點。西方需要像當年對付蘇聯那樣,對這個缺乏安全感的大國實行遏制戰略。

俄電影片道在英國銀行賬戶被關閉

國有的「今日俄羅斯」(RT)稱,該頻道在英國國民西敏寺銀行的所有賬戶被凍結。此舉可能使英俄關係進一步惡化。

應繼續探求MH17被擊落事件的真相

FT社評:爲MH17航班受害者討回公道的道路將是漫長而艱難的,但國際社會不能放棄。在這個問題上,西方不應對俄羅斯做出任何妥協,應追查到底。

普丁呼籲建立全球非集團安全體系

莫斯科紅場週六舉行了大規模的閱兵活動,俄羅斯總統在閱兵前致辭中發出的上述呼籲,是迄今爲止他關於國際安全問題講話中最具實質性的提議。

美國對歐洲綏靖主義漸失耐心

新美國安全中心卡普蘭:美國的亞洲盟友願意保持強大軍隊,歐洲70年來卻一直依賴美國保證其安全。問題在於,華盛頓政治精英中的親歐派,現在逐漸被包括亞洲移民後代在內的才華橫溢的年輕人所取代。

俄羅斯新意識形態的歷史魅影

俄羅斯導演尼科拉梭沃:西方應該意識到,對俄經濟制裁絕非應對俄羅斯新國家意識形態的正確對策,相反,制裁只會把多疑的俄羅斯變成徹底的敵人。

中國人來了

俄羅斯媒體人盧基揚諾夫:俄羅斯一年前吞併了克里米亞。但如今不僅烏克蘭在烏克蘭危機中成了配角,就連俄羅斯與西方的對抗都變得無足輕重,因爲中國開始扮演歐亞大陸主要強權的角色。歐洲需知道:中國人來了,就在隔壁;美國應瞭解:中國纔是它的真正對手。

普丁的謊言與暴力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從烏克蘭東部衝突,到俄羅斯反對派領袖被暗殺,種種事態說明,放縱暴力、然後撒謊掩蓋暴行,已成爲普丁的標準操作程式。

FT社評:孤立俄羅斯不是答案

最近遇害的涅姆佐夫因批評普丁插手烏克蘭戰爭,被官方媒體斥爲叛國者。俄羅斯反對派日趨邊緣化。西方孤立俄羅斯、對其國內局勢撒手不管,無助於該國民主。

歐元區
希臘協議難治歐元痼疾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希臘與歐元區債權人達成的協議暫時化解了一場迫在眉睫的危機。儘管我仍然認爲歐元終會崩潰,但我更知道,歐元無序瓦解必定是場災難。

普丁
普丁應尊重明斯克協議

FT社評:過去幾個月,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已基本履行了明斯克和平協議中的烏方義務,但普丁還沒有,這位俄羅斯領導人目前的做法,只會在烏克蘭引發進一步對抗。

盧布
盧布危機對中國四大啓示

上海證券胡月曉:中俄同是新興市場國家,都有迫切融入適應甚至改造國際金融體系的意願。盧布危機對中國金融改革有深刻啓示,人民幣匯率穩中緩升前景不變。

中國該對俄羅斯施以援手嗎?

中國安邦集團研究總部:受西方制裁及油價大跌等因素影響,俄羅斯可能已處於危急時刻。無論從政治還是經濟利益上來看,中國應當出手援助,但需要把握好時機和力度。

俄羅斯
核戰危機教訓不應被遺忘

FT專欄作家拉赫曼:來自俄羅斯的威脅性核言論正急劇增多,普丁似乎想通過將核武器擺上桌面,阻止西方向烏克蘭提供軍援。不論普丁是否在虛張聲勢,應銘記的歷史教訓是,失誤和錯判曾多次讓世界接近核戰邊緣,當下應格外警惕俄羅斯和北約誤讀對方意圖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