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俄羅斯

制裁
美國的制裁有用嗎?

巴特勒:美國針對伊朗石油出口的制裁會不會有效?我們不妨看看美國針對俄羅斯實施廣泛制裁的實際效果。

美歐醞釀對俄羅斯採取新制裁

此輪制裁將針對參與去年11月俄羅斯扣押烏克蘭海軍艦船事件的個人和公司。目前仍有24名烏克蘭水手被俄方扣押。

中俄經貿合作有望長久

川普挑起的貿易戰使北京方面渴望建立新的經濟聯盟。恰好北方鄰國俄羅斯受到美國製裁。這一切推動中俄走近。

俄羅斯大舉減持美國國債

俄羅斯央行將此舉解釋爲減小對一種資產類別的過大敞口,但經濟學家表示,此舉很可能是出於對美國製裁的擔憂。

俄羅斯
俄羅斯恢復向中國出售先進武器

對華出口蘇-35戰鬥機和S-400地對空飛彈表明,對俄羅斯來說,政經因素壓倒了對於中國仿製俄製武器的擔憂。

俄羅斯
俄副財長:西方制裁推動俄羅斯轉向中國

莫伊謝耶夫在訪華期間表示,中國的銀聯網路將與俄羅斯即將啓用的信用卡系統對接,而這還只是俄中正在討論的一系列金融一體化措施之一。

普丁
普丁如何改變了世界秩序?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盧默爾:在國內經濟和國防預算都遠遜於美國的情況下,這位俄羅斯領導人在過去20年的大部分時間裏,一直掌握著權力。他延續了前蘇聯與北約作對的立場,同時以中東「交易撮合人」的身份,在一個錯綜複雜的關係網中居於中心位置。

遏制俄羅斯難以奏效

美國國家安全會議前俄羅斯事務高級主管葛瑞姆:在日趨多極的全球化世界,一味遏制俄羅斯並不現實。在遏制和包容中取得平衡纔是西方面臨的挑戰。

俄羅斯
二戰歐洲勝利日的不安

FT社評:在歐洲即將迎來二戰勝利70週年紀念慶典之際,俄羅斯與西方的外交僵局卻日益令人不安。蘇聯對二戰勝利所發揮的作用大於任何國家,但普丁對烏克蘭的入侵,卻是自冷戰後首次用武力改寫歐洲版圖的行爲,這讓西方難以展現任何與之團結的姿態。

俄羅斯
北韓與俄羅斯:孤立中的牽手

俄羅斯受西方孤立,給「向東看」政策增加了緊迫感,而北韓則希望借俄羅斯擺脫對中國的依賴。這一趨勢的高潮或在下個月出現:金正恩或將出席莫斯科紅場閱兵。

國際關係中的屈辱感

FT專欄作家拉赫曼:與人一樣,國家也是有感情的。在希臘債務危機中,在俄羅斯與西方的對峙中,在「中國夢」中,在國家、民族之間的其他互動中,都有榮耀與屈辱的或隱或顯的影子。解決國際衝突,可能需要既考慮利益,也考慮情感。

美國須慎用金融武器

歐亞集團總裁布雷默:面對戰爭衝突時,歐巴馬的首選武器是金融制裁,但這種「武器」效力是有限的。幾乎沒有證據表明,制裁改變了伊朗或俄羅斯的行爲。至於處理與中國的關係,金融制裁更無用武之地。

烏克蘭
僅僅武裝烏克蘭還不夠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西方是否應該武裝烏克蘭?我傾向於是。但這麼做只能解決一半問題,烏克蘭自己無法擊敗俄羅斯。西方面對一場持久戰。問題是,默克爾願意嗎?

烏克蘭
FT社評:西方應不遺餘力拯救烏克蘭

在烏克蘭危機中,西方除了制裁俄羅斯,還應竭力援助烏克蘭經濟。一個力度夠大的經濟援助方案有可能挽回投資者的信心。如果任由烏克蘭經濟崩潰,將正中普丁下懷。

烏克蘭
拯救烏克蘭不能只靠武裝與制裁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無論北約對烏克蘭問題表現得多麼惱怒,普丁和其同僚都不會有半點畏懼。只有將烏克蘭變成穩定繁榮的民主國家,俄羅斯纔會感受到威脅。

普丁
普丁唯一的武器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讓尼:普丁只剩下資本管制這一個選擇了。這一招對俄羅斯會不會奏效?有可能,但必須配合相應的政策調整,從根本上解決導致危機的問題。

普丁
什麼是普丁的「平行宇宙」?

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魯默爾:德國總理默克爾說普丁活在一個「平行宇宙」中,但這位俄羅斯總統可能正是透過「平行宇宙」,看到一個不同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