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士

默茨關於美國將豁免德國汽車的設想被指「妄想」

布魯塞爾警告德國總理,不要指望在美國-歐盟貿易協議中爲汽車行業提供英國式的「例外」待遇。

蘋果
蘋果與汽車廠商的儀表盤爭奪戰升溫

蘋果CarPlay Ultra的推出正值汽車企業推出自己的資訊娛樂系統。

稀土
汽車製造商尋求西方稀土和磁鐵供應

在中國收緊出口限制後,梅賽德斯-賓士等集團正尋求確保重要材料的替代來源。

AI如何引導烏克蘭無人機襲擊俄羅斯機場

在失去信號後,人工智慧接管了無人四旋翼飛行器的操控。

關稅動盪爲德國汽車製造商的成長雄心踩下了剎車

高階主管們尋求與美國達成協議,但該行業在面臨結構性問題的情況下,銷售額預計將下滑。

電池
北伏破產令歐洲電池產業面臨更大風險

瑞典新創企業的命運引發了人們對其歐洲同行也將倒在「死亡之谷」的擔憂。

捷豹荒原路華利潤強勁成長,未受品牌重塑難題影響

美國關稅不確定性促使這家豪華汽車製造商暫緩發佈盈利預測。

歐洲電動汽車銷售復甦面臨不確定性

第一季度歐洲電動汽車需求強勁,但分析師警告稱這一趨勢可能不會持續下去。

貿易
貿易戰成爲歐洲和英國公司財報會議主題

歐洲和英國高階主管就企業面臨的挑戰和長期不確定性所帶來的不穩定影響發出警告。

「喂大猩猩」:美國企業界如何應對川普的關稅威脅

破壞性貿易戰的威脅引發了全球最有權勢的商界領袖發起的遊說行動。

外國公司湧入「熊貓債券」市場,尋求在中國避險

較低的融資成本和對美中關係惡化的防護吸引了跨國公司。

關稅
賓士掌門人警告:歐美關稅造就30多年來「最複雜」局面

康林松在中國最大車展上表示,這家德國車企「在所有方向上開展進出口業務的能力」受到影響。

中國寧德時代稱其電池充電速度已經超越比亞迪

寧德時代聲稱,新款旗艦電池續航里程可達520公里,而比亞迪的續航里程爲470公里。

汽車
西方車企吸收中國本土技術,謀求在中國東山再起

西方車企吸收中國本土技術製造的新電動車型將在本週的上海車展上亮相,這將是對他們「在中國,爲中國」戰略的首次考驗。

汽車製造商和零組件供應商爲懲罰性關稅成本而戰

衝突發生之際,汽車公司正與川普舉行緊急談判,以阻止25%的進口關稅。

歐洲汽車工業的命運反轉

兜兜轉轉,如今歐盟正在考慮要求進入歐洲的中國車企必須與本土企業成立合資企業或授權技術,正如中國過去所做的那樣。

歐洲必須在美國和中國之間做出選擇

在多極化世界中,關於美國安全保障和市場準入的舊有確定性不再成立。

保時捷
儘管美國需求激增,保時捷銷量仍下降

這家跑車製造商在中國和德國遭遇大幅下滑。

珠寶、箱包和烈酒成爲川普貿易戰的犧牲品

美國消費者可能會受到從航空到汽車等各個行業價格上漲的衝擊。

涉車輛回收壟斷聯盟,歐洲多家車企被罰超5.5億歐元

歐盟和英國監管機構發現多家制造商在汽車回收問題上存在協同行爲,採取了處罰行動。

汽車
汽車行業高階主管擔心川普關稅的下一個目標是什麼

高階主管們擔心,川普可能對汽車零組件徵稅。

汽車製造商轉向新的混合動力和汽油車型以提高利潤

在電動汽車成爲主流的漫長等待中,對內燃機和混合動力汽車的投資仍在繼續。

賓士
梅賽德斯-賓士警告2025年利潤將「大幅」下降

德國汽車製造商正在艱難應對歐洲和中國需求疲軟,去年淨利潤下降28%,至104億歐元。

BMW押注油車並警告美國電動汽車轉型如同「坐過山車」

德國豪華汽車製造商BMW將繼續投資於內燃機和混合動力技術,同時發展純電動汽車。

歐盟將降低美國汽車進口關稅

歐盟希望伸出橄欖枝,保護歐洲陷入困境的汽車行業免受川普貿易措施的影響。

2025年歐洲車企新車發佈「放煙花」,但前景依然艱難

預計更嚴格的排放規定和更多的折扣將使該行業面臨更多挑戰。

賓士CEO:歐盟應歡迎中國車企赴歐設廠

康林松稱,歐盟與其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關稅,不如借鑑當年中國邀請歐洲車企赴華設廠的做法,鼓勵中國汽車製造商在歐盟落地生產。

FT雜誌
逃亡的王子

一個聲稱擁有王室財富的無名男子與人達成協議,幫助他重奪王位。這讓他付出了超乎想像的代價。

汽車業
歐洲汽車業呼籲與川普達成「大交易」以避免貿易戰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敦促歐盟不要急著報復川普的關稅政策,而應以避免貿易戰爲出發點,抓緊分析美國新總統到底想要什麼。

電動汽車電池起火問題的一個短期解決方案

改進電動汽車的底盤結構,採用在碰撞時能更大限度吸收衝擊的設計和材料,可以提高當前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而無需其進行徹底改造。

汽車行業如何受到川普關稅的影響

美國當選總統表示將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徵收關稅,這將擾亂該行業複雜的供應鏈。

北伏困境:歐洲電動汽車能否避免依賴亞洲電池?

北伏在美國申請破產後,歐洲各國政府、汽車製造商和投資者必須重新制定該地區的戰略。

受「川普貿易」影響,歐洲股市以創紀錄的幅度落後於美國股市

歐元暴跌,投資者擔心歐元區將處於貿易戰的第一線。

俄羅斯遭西方制裁打擊後,中國汽車在俄羅斯銷量激增

隨著俄羅斯人「用錢包投票」,從亞洲國家汽車製造商購買汽車的數量創下新紀錄。

奉承、分散注意力和高爾夫:世界各國領導人重拾應對川普的「三板斧」

如何應對美國當選總統反覆無常的性格,被視爲未來與華盛頓關係的關鍵。

汽車業
老牌車企如何面對中國對手的崛起?

市場是不講情面的技術篩選者,如果轉型勢在必行,那麼拖延只會讓你更加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