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幕交易

摩根史坦利200萬美元了結監管機構指控

監管機構稱,這家華爾街銀行未能確保第一信託銀行創辦人在該行倒閉前下單的售股交易不是基於內幕資訊。

輝達披露持股情況前,交易員曾大舉押注相關企業

在這家晶片製造巨擘公佈持股細節之前,Nano-X和SoundHound的期權交易量大幅上升。

中國科技公司高階主管就內幕交易指控支付罰款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獵豹移動執行長傅盛及其前總裁兼技術長徐鳴提出了指控。

裴洛西買啥我買啥:美基金公司擬推出「南希」ETF

許多人認爲美國國會議員在股市中享有「不公平」的優勢,一家新興的基金公司計劃推出專門追蹤議員股票交易的ETF。

贛鋒鋰業因涉嫌內幕交易遭到調查

訊息披露後贛鋒鋰業股價一度下跌7%,但該公司表示調查不會對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產生影響。

馬斯克
伊隆•馬斯克及其弟弟陷入內幕交易調查

美國證交會正在調查,這名特斯拉掌門人是否在其弟弟賣出特斯拉股票前向他傳遞了訊息。

是時候堵住內幕交易豁免漏洞了

馬斯特斯:只要預先制定計劃,掌握內幕訊息的高階主管就可以出售所持公司股票。這項漏洞百出的豁免必須儘快改革。

美聯準將禁止其官員交易個股

美聯準宣佈新規,禁止其政策制定者和高級職員購買個股和一系列其他投資產品,以求平息對其高級官員交易活動日益高漲的公憤。

臺灣檢方調查高階疫苗股票內幕交易案

臺灣疫苗生產商高階疫苗的股價在其公佈II臨牀試驗積極結果前大幅飆升,士林地方檢察署對此展開內幕交易調查。

德國金融監管機構對德銀監事會成員提起內幕交易指控

知情人士透露,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懷疑亞歷山大•許茨曾在2019年和2020年多次利用內幕訊息交易Wirecard股票。

蘋果
蘋果前高階主管被指知法犯法

面臨刑事指控的萊沃夫在禁售期交易蘋果股票獲利後,向公司其他僱員發郵件稱,禁售期將在幾天後結束,屆時他們可恢復交易。

Canyon Bridge創辦人周斌在美被控證券欺詐

周斌涉嫌向他的一名商業夥伴兼朋友透露了有關Canyon Bridge可能收購萊迪思半導體的非公開資訊,使後者獲利500萬美元。

金融犯罪正利用加密應用來避開監管

上週一個內幕交易案首次顯露出,WhatsApp、Telegram等加密通訊應用正成爲大型銀行內部白領犯罪分子利用的工具。

發行制度微調後難言進步

外經貿公共政策研究所蘇培科:在證監會發審權力不被監管和約束情況下,主管新股發行審覈的官員出事只是時間問題,而最新的新股發行制度微調,仍未斬斷IPO過程中的利益鏈條。

徐翔
「徐翔被抓只是時間問題」

對業內人士來說,徐翔的落馬早有先兆。他偏愛高額、大膽、暴利的下注。而以他爲首的「漲停板敢死隊」,由一羣遊走在法律邊緣的投資者組成。

美國資本市場形形色色的操縱行爲

FT中文網撰稿人劉嘉偌:上週末中國私募大佬徐翔涉嫌操縱股票交易被抓,再加上之前張育軍等人被調查,A股正經歷一場稽查風暴。若將視角投向美國市場,似乎它們的內幕交易、價格操縱更加普遍。

分析:調查A股「惡意」賣空者

中國警方和監管機構對A股市場「惡意賣空」行爲展開的調查,是政府救市舉措的一部分,但這也引發「何爲『惡意賣空』的爭論」。雖然尚不清楚當局會否針對具體交易懲罰投資者,但分析人士預計,賣空規則將會被收緊。

華爾街
用科技監管華爾街?

美國證交所正努力變得更加「智慧」,追趕證券行業的發展步伐。但該機構現任和前任官員都警告,雖然新技術能夠加快追查進度,但也不是萬能靈藥。

知情就算內幕交易?

FT專欄作家凱:對內幕交易罪的本質認識存在兩種觀點,美國最高法院認爲這是責任和誠實問題,而歐盟委員會則認爲其有違有效市場的「公平競爭」理論。

SAC
SAC資本尚有生路

科恩承認SAC有內幕交易行爲,宣告了他爲別人理財的職業生涯就此結束。但SAC不會就此關門,而是將變身家族理財室,爲科恩家族打理八、九十億美元的資產。

FT社評:「兇起來」的美國證交會

以往,SEC往往會過於輕易地對案件作出和解。這鼓勵一些人將違法視爲一種有代價的正常業務活動。可喜的是,在法爾科基金案中,SEC首次展露出其經過磨礪的「牙齒」。

SAC
對SAC的十年調查

針對對沖基金SAC資本通過內幕交易獲取鉅額回報的傳聞、舉報和指控,美國SEC、FBI和檢方已用了十年時間調查取證。目前已有8位前任或現任SAC員工受到指控,然而該公司創辦人科恩卻安然脫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