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

川普的國際新秩序:從山巔之城到叢林現實

劉海影:新秩序下的世界仍會充斥不公、暴力與戰火,但考慮到過去數十年自由主義干預主義的慘痛失敗,我們很難說這樣的政策框架會導致更多的不公、暴力與戰火。

戰爭
戰爭、國家與財政:地緣政治視角下的國家興亡

徐一睿:從歷史看,戰爭、國家能力及財政體系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俄烏戰爭爆發源於地緣政治博弈,但發展也取決於各方的財政承受能力。

德國的「債務剎車」已經威脅到了整個歐洲的安全

張冬方:德國面臨的還不僅僅是增加自己本國的國防支出,還擔負著增強歐洲整體防務能力的重任。

俄烏戰爭地圖導覽:最新進展

俄烏戰爭戰爭地圖導覽。

核威懾,脅迫不了烏克蘭,但卻能傷害人類

劉遠舉:戰術核武器的出現,降低了使用核武器的門檻,使得核武器成爲一種可行的武器,就會促使更多的國家、組織想獲取它。

川普如若當選,會立刻改變烏克蘭政策嗎?

劉遠舉:川普有一個很大的特徵是具有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本身在某些情況下也能變爲是一種威懾或者優勢。

歐盟
歐盟防務政策跌跌撞撞進入「時代轉折點」

張冬方:芬蘭和瑞典放棄向來的中立立場先後申請加入北約,而與此同時,歐盟也加速了成員國東擴步伐。歐盟國家的安全觀進入了時代轉折點。

歐盟
歐盟譴責伊朗「非法拘留」歐洲外交官

爲歐盟外交部門工作的瑞典公民約翰•弗洛德魯斯在去年私人訪問伊朗期間被拘留,迄今已被關押超過500天。

歐盟領導人陸續訪華,給中歐關係帶來了什麼?

張冬方:在對華路線上,甚至在涉及中國最核心利益臺灣問題上,歐洲成員國之間的口徑並不十分統一。

美國界定瓦格納集團爲「跨國犯罪組織」

國際社會要求打擊俄羅斯準軍事組織的壓力越來越大。

俄羅斯飛彈襲擊基輔、敖德薩等多個烏克蘭城市

在德國和美國同意向烏克蘭援助坦克一天後,俄羅斯飛彈襲擊了剛剛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的烏克蘭港口城市敖德薩。

德國決定向烏克蘭提供豹式坦克,基輔取得重大勝利

盟國向烏克蘭的支援取得了突破,柏林還允許波蘭向烏克蘭提供坦克。

波蘭尋求德國批准向烏克蘭運送德制坦克

德國外交部長表示,華沙尚未獲得許可,但不會「阻礙」。

歐洲的能源犧牲:寒冬考驗歐洲人的團結與決心

從芬蘭到法國,人們都在減少能源消耗。氣溫下降會破壞這種集體韌性嗎?

俄羅斯對烏克蘭基礎設施發動「最大規模攻擊」

俄羅斯對烏克蘭全境的密集轟炸,令基輔加緊呼籲西方援助先進防空系統。

G7設置價格上限後,普丁威脅減產石油

俄羅斯領導人聲言不向實施價格上限的國家出售原油。

西方國家對俄金融制裁與人民幣的崛起

李偉:凍結俄羅斯央行外匯儲備的行爲無疑將沉重打擊俄羅斯的金融實力,但這種行爲對西方國家來說,真的是百利而無一害嗎?

德國
德國的安全政策正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張冬方:蕭茲現如今在國防安全上的路線轉變,被總結爲融合了壓力、震驚和對過去對俄錯誤路線的痛苦反省。

烏克蘭危機會否帶來川普第二?

加內什:川普符合戰略「瘋狂」的定義,他相信美國領導人必須好鬥才能維護全球和平。這種信念現在具有表面上的可信性。

烏克蘭戰爭並非民主與專制之戰

加內什:促使這場戰爭中的侵略者改變行爲也許有可能,但這很可能需要沙烏地、土耳其和中國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