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

核威懾,脅迫不了烏克蘭,但卻能傷害人類

劉遠舉:戰術核武器的出現,降低了使用核武器的門檻,使得核武器成爲一種可行的武器,就會促使更多的國家、組織想獲取它。

在俄烏戰爭中,俄羅斯經常會提到核武器,用核武器當作一種威懾。

11月19日,俄羅斯總統普丁簽署命令,批准《俄羅斯核威懾國家基本政策》,檔案規定,包括巡弋飛彈和無人機在內武器攻擊俄羅斯境內,俄軍可以決定使用核武器反擊。此次新版政策擴大了俄羅斯可以實施核威懾的國家和軍事聯盟範圍,任何無核國家在有核國家參與或支持下對俄羅斯的侵略視爲對俄的「聯合攻擊」。

然而,就在俄羅斯最新核威懾理論出爐當天,烏軍就使用援助的ATACMS遠距飛彈襲擊俄羅斯布良斯克州。

您已閱讀6%(222字),剩餘94%(377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