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車展

汽車
西方車企吸收中國本土技術,謀求在中國東山再起

西方車企吸收中國本土技術製造的新電動車型將在本週的上海車展上亮相,這將是對他們「在中國,爲中國」戰略的首次考驗。

汽車業
奧斯頓•馬丁能站上電動化潮頭嗎?

面對洶湧而來的汽車產業電動化升級,百年英倫超跑奧斯頓•馬丁需要在品牌和產品上同步順勢而變。

公關
給車展「冰淇淋熱搜」潑碗冷水

肖波:公衆需要了解真相無可厚非,但上綱上線的無端揣測大可不必,尤其是不應該隨便扣「中外區別對待」的帽子。

汽車
上海車展:展臺在變化

FT中文網撰稿人江昭融:儘管展位費寸土寸金,中國車企也不再把在售車型全部塞進去,而是在展位設計上更加重視觀衆的感受和體驗。

中國
汽車業準備應對中國市場「減速」

中國政府去年發起一系列反壟斷調查,迫使多數高階汽車品牌調整在華定價實踐。如今,全球汽車業正準備迎接中國市場「新常態」:經濟成長放緩,利潤率下降,與經銷商談判更加棘手。

汽車
上海車展多了「未來感」

FT中文網撰稿人丁之方:中國北京、上海兩大車展一直被認爲太注重普通量產車,對於未來與尖端技術的引領較弱,今年有所改觀。

缺乏創意的中國車名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江昭融:中國人雖然很講究命名,但在爲自己的汽車起中國名字時,有時還沒有歐美日的企業把握得好,有些太俗,有些太暴發。

羣雄逐鹿中國車市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丁之方:中國車市在世界市場中的一枝獨秀,使得本屆上海車展呈現出一片羣雄逐鹿中國之勢。競爭環境的激烈很可能引發「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現象。

中國車跑步前進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江昭融:吉利今年有驚人的22款新車參展,而奇瑞除了在中系車展廳布展外,更在W5展廳大放異彩,與賓士、保時捷、邁巴赫爲伍。

低迷時代的車展有誠意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江昭融:通用汽車副總裁兼亞太區總裁羅瑞利談及破產重組時非常坦誠,綠色能源車有產品亮相了,中系車的展臺音樂終於也不再嘈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