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去產能口號之下,新一輪國企改革舉國關注,其路徑與效用如何?歷史改革和當下狀況有什麼類似與不同?國企改革的障礙與突破口何在?這對資本市場又意味著什麼機會?FT中文網近期推出《國企改革》專題,敬請期待,編輯事宜,聯繫[email protected]。
對於金融市場而言,最大的危險是不確定性。一個模糊的利好信號,可能比一個確定的利空信號更容易引發市場擔憂,中國就是最好的例子。中國經濟是一首「冰與火之歌」,減速增質是核心關鍵詞,經濟結構鳳凰涅槃,經濟轉型萬物生長。國際市場對中國經濟心存憂慮,一部分是因爲對增速下滑感到憂慮,更大一部分則是因爲對經濟成長質量提升缺乏信心。經濟成長質量提升的核心動力是改革,缺乏信心既可能是對改革內容不滿意,也可能是對改革落實沒把握。2016年新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劇烈的雙向波動和人民幣匯改面臨的巨大挑戰就已表明,改革方略即便正確,若沒有審時度勢的有序推行,往往也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風險。因此,改什麼和怎樣改,同樣重要。
國企改革的政治週期
您已閱讀11%(439字),剩餘89%(34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