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中國國企改革三大模式

FT記者休斯:隨著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國企改革顯然必要。併購銀行家表示,自2013年國企改革藍圖公佈以來,大型國企一直在考慮各自的選項。

跟亞洲銀行家討論中國國有企業改革,你會得到一個失望與希望參半的回應。希望源自國有部門的巨大規模,這意味著任何變化都會涉及看似相當龐大的數字。失望則來自這樣的現實——這些令人矚目的數字迄今既未能帶來可能激發投資者興趣的有意義改革,也未能給銀行家們帶來豐厚的費用收入。

然而,銀行家們再一次讓願望戰勝了經驗——這在一定程度上可歸因於1月份的樂觀情緒以及尋找新點子。畢竟,追逐年終目標和排名的努力又將從零開始。

有理由期待未來一年出現重大變革。國企已成爲中國改革議程中的落伍者,即使金融業和市場在推進自由化。例如,最近北京悄然開啓了在岸人民幣的夜盤交易,使其延伸至倫敦時間的下午,目的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您已閱讀20%(297字),剩餘80%(118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