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國有企業

中國國企究竟在爲誰服務?

天則經濟研究所所長盛洪:中國國企的所有者是全國國民,作爲所有者之一,我們要看看這些企業的管理者表現得怎樣,是否爲我們賺了錢,是否貪佔了我們的便宜。

在今天有關「國企」的討論中,有一個最大的概念錯誤,就是有關「國」的概念。把持國企的那些人似乎因爲有了「國」字,就理直氣壯地拒絕改革,而批評「國企」的人則似乎是來自「非國」的羣體。

實際上,所謂國有企業的「國」顯然是指國家,而根據中國憲法,這個國家是人民主權的國家,因而「國企」是指「全民所有制」企業。這意味著全國國民都是國有企業的所有者,而今天張嘴閉嘴所謂「國企」者,實際上是指國企的管理集團。因而,當涉及國企之「國」時,應是指作爲企業資產所有者的全體人民,而企業管理集團則是相對於「國」的受託管理者,是一羣私人。

無論是根據國家理論,還是根據產權理論,有關國企的這兩部分人的關係應該是這樣的:所有者委託管理者運營所有者的資產,以期獲得回報;而由於存在著代理風險,存在著管理者與所有者的目標的不一致,所有者有權對管理者進行監督,包括後者使用所有者資產的效率,也包括他們是否利用管理之便侵佔和損害所有者的利益。

您已閱讀5%(402字),剩餘95%(720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天則橫議

本專欄由天則經濟研究所向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提供。「天則」語出《詩經》,「天生烝民,有物有則」,引自《易經》「文言」,「乾元用九,乃見天則」,意爲「合乎天道自然之制度規則」。「橫議」源自《孟子•滕文公下》,「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 意爲知識分子縱論時政。本專欄由天則經濟研究所研究人員輪流撰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