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ndra Stevenson文章檔案

銀行也「炒股炒成股東」

在慘淡的股權資本市場中,銀行爲確保業內排名,競相從事大宗交易業務,然而失敗的交易往往令它們不得不成爲一些企業的股東。
2012年11月29日

用社群媒體選股

如今人們在谷歌上搜索答案,在微網誌上發表想法,在部落格和Facebook上張貼自己的發現,追蹤影響人們決策的因素空前容易。於是有些企業家設計算法,以求從海量資訊找出真知灼見,達到跑贏股市的目的。
2012年10月28日

分析:亞洲能否拯救世界?

滙豐銀行的範力民認爲,亞洲家庭在支出方面正逐漸超過美國,因此,美國和歐洲的支出仍維持在目前的低迷水準,全球消費者支出也將繼續成長。
2011年8月30日

中金
中金加盟倫敦證交所

中國國際金融(英國)有限公司成爲倫敦證交所400多家成員中,首家來自中國的會員公司。這一悄無聲息的舉動,可能會開啓中國投資英國和歐洲的一輪熱潮。
2011年6月7日

俄羅斯
俄羅斯的「白馬騎士」

對於擔心本國投資環境日益惡劣的俄羅斯政府來說,中國投資公司和中國建設銀行相繼承諾參與該國私有化的訊息,讓它們感到振奮。
2011年6月1日

人民幣
人民幣十年成爲儲備貨幣?

彭博社對1263名經濟學家、分析師以及交易商進行的調查顯示,半數受訪者認爲人民幣將在十年內成爲儲備貨幣,但也有人做出了更冷靜的預測。
2011年5月16日

汽車業
中國汽車市場「踩剎車」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4月,中國汽車銷量成長8%,較去年同期71.8%的驚人增幅明顯下降。難道說,中國汽車行業的繁榮期就此終結了嗎?
2011年5月11日

中國家電下鄉銷售額激增

在政府補貼、農村居民純收入成長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的推動下,3月份中國家電下鄉實現銷售額同比成長179%。
2011年4月10日

通膨
聯合利華推遲在華提價

在中國政府的壓力下,英荷消費品集團聯合利華推遲了原計劃的提價。雖然中國政府經常迫使國有企業將公共利益置於商業考慮之上,但從聯合利華的例子來看,在中國經營的大型外國跨國公司也不能免於這樣的壓力。
2011年4月2日

遊客
分析:中國遊客來了

在中國不難辨認出中國旅遊者。他們成羣出現,規模龐大,通常排成一個縱隊,由一個拿著旗子和話筒的導遊帶領著。這種定式正在改變。
2011年3月31日

遊艇
爲中國富翁指南

胡潤百富宣佈,將推出一本面向中國十億富豪的新雜誌――《擎》,成爲中國私人飛機與豪華遊艇領域的高階指南。
2011年3月16日

雪茄
雪茄成中國富人新寵

目前中國已取代德國,成爲全球第三大雪茄進口國。雪茄已成爲越來越多中國富人最新的逐獵目標。發達國家的雪茄銷量則因禁菸法令大幅下滑。
2011年2月28日

交易所
美德交易所暗示將與香港合作

剛剛合併的紐交所和德意志交易所的兩位執行長均強調了香港對合並後的實體的重要性,而香港交易所則表示將考慮在全球範圍內建立夥伴關係。
2011年2月18日

奢侈品
中國富人愛名牌

中國億萬富翁每年的平均支出爲250萬元人民幣,他們青睞於少數高階奢侈品牌,根據胡潤報告,這些品牌依次是:路易威登、愛馬仕、香奈兒、卡地亞、古奇。
2011年1月17日

2011年:美中之間的零和博弈?

謝國忠預言,最有可能引發下一次全球危機的因素,要麼是美國的主權債務,要麼是中國的通膨問題。當其中一國先出現問題,另一國的經濟週期便可以延長。
2011年1月6日

中國新基金瞄準金磚市場

招商基金明年初可能將發起一隻投資於金磚市場的基金。這將是一個月內新成立的第三隻專注金磚四國的中國基金。投資者會買賬嗎?
2010年12月22日

高盛
中國能否重構經濟平衡?

高盛資產管理公司主席奧尼爾認爲,說中國經濟成長加劇全球經濟失衡是誇大其詞,但並非所有人都深信,中國能順利完成重構經濟平衡的任務。
2010年11月7日

中印緊張難擋經貿發展

儘管中印兩國關係緊張,但兩國領導人近日均宣稱,世界有足夠的空間供兩國共同發展。
2010年11月1日

中國金融併購多?銀行股市融資忙

今年迄今爲止,中國併購活動總值已達創紀錄的362億美元,超過了美國262億美元的交易量,但其中很大一部分並非來自於嚴格的併購交易,而是來自一些銀行在中國資本市場上的融資。
2010年9月26日

人民幣
中美「口水戰」

中國外交部公開回應美國財長蓋特納說,美國對中國施壓無助於問題的解決。但中國可能已經在私下裏對美國批評人民幣匯率的做法悄悄地做出反應。
2010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