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交易

銀行也「炒股炒成股東」

在慘淡的股權資本市場中,銀行爲確保業內排名,競相從事大宗交易業務,然而失敗的交易往往令它們不得不成爲一些企業的股東。

競爭一直被描述爲「血腥的」、「惡性的」,甚至是「凶殘的」。

今年是自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以來IPO(首次公開發行)和配股交易最爲慘淡的一年,股權資本市場(ECM)的銀行家們不得不格外努力以維持競爭優勢。

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投資銀行家對所謂的「大宗交易」類業務的競標更爲冒進。這種冒進有時會導致災難性後果。「大宗交易」是指銀行以折扣價收購大量股票,然後再出售給投資者的業務。

您已閱讀10%(198字),剩餘90%(176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