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拉•高登文章檔案

社會
家暴:新冠疫情的「孿生兄弟」

高登:新冠疫情期間,全球家暴案件大幅增加,但近年一個可喜變化是,社會的回應從支持受害者轉向對施暴者開展工作。這種干預更有效。
2020年8月23日

影響力投資不僅僅是爲了拯救世界

高登:影響力投資不僅能爲經濟、環境和社會帶來可持續效益,還能爲投資者帶來高額的回報。
2019年12月11日

研究發現75%的新任董事仍是男性

全球獵頭公司億康先達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公司董事會的性別平等可能永遠無法實現,在新任命的董事中,75%仍爲男性。
2018年12月11日

德國
德國企業破解生產率難題

學徒制度遠比英國發達的德國,在保持生產率成長方面領先於英國。按目前發展速度,到2025年英國每小時產出將比德國低近三分之一。
2018年10月28日

英國性別薪酬差距報告引發質疑

這些報告帶來一些啓示,但也暴露繁雜要求讓一些企業困惑,以至於上報在統計學上不可信的數字,甚至超過100%的性別工資差距。
2018年4月9日

「消除全球性別差距需要100年」

世界經濟論壇在2017年性別平等報告中總結,達到總體性別平等需要一個世紀,相比之下去年估算的時間爲83年。
2017年11月1日

資訊
消費者有權拿回自己的數據

高登:我們不清楚公司擁有我們的什麼個人數據、用這些數據幹什麼,這事關私隱和安全,還嚴重削弱了我們的權利。
2017年8月21日

賣方分析師不值得懷念

2012年以來,提供經濟預測、推薦股票和債券的投行分析師人數減少了十分之一,然而人們不必爲此難過。
2017年2月14日

英國商界警告「硬退歐」風險

英國工商業聯合會在寫給梅的信中懇求梅多考慮企業的看法。週五英鎊閃電暴跌凸顯市場擔憂英國政府的退歐立場。
2016年10月7日

成功女性並不總是最佳榜樣

默克爾、德蕾莎·梅伊和希拉里都被譽爲婦女與少女的楷模。但所謂的成功女性會自然而然成爲其他女性的好榜樣嗎?
2016年10月7日

尋找新商機 英國瞄準中印美

首相卡麥隆提前召集商業顧問團會議,安撫商界,並準備向中國、印度、美國以及大英國協派出高級別貿易代表團。
2016年6月30日

華為不改變在英國投資13億英鎊計劃

英國一些企業交易泡湯,同時商界對退歐公投後的政治真空日益感到擔憂,商業大臣賈偉德試圖平息這種擔憂情緒。
2016年7月25日

全球最貴城市排名:倫敦第五

根據瑞銀最新研究,蘇黎世、日內瓦和紐約是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前三個城市。香港勞動者的工作時長全球最長。西歐人享受最多的帶薪休假。
2015年9月18日

大股東左右公司的危險

FT編輯高登:歐洲很多公司均由最大股東運作,最近三筆交易,包括中國化工收購義大利倍耐力,凸顯了這種模式的危險。這對持股佔少數的投資者尤其不公平。
2015年3月26日

垃圾將是城市心病

全球第二大水務和垃圾處理集團蘇伊士環境CEO肖薩德在《高階視點》影片訪談中稱,當地球人口增至90億時,他的主要客戶一定是在超大型城市。
2015年1月15日

商業
公開商業罵戰無益處

FT歐洲商業編輯高登:商界口水戰極少能有助解決問題,還會使「情緒爆發」者給人留下不好印象,因爲即使有很好的理由,但當衆發火仍會動搖旁觀者對你的支持。
2014年8月24日

中國營商環境正經歷「深遠變化」

化險諮詢(Control Risks)專爲商業機構提供政治、安全風險方面的諮詢服務。其掌門人芬寧在接受FT專訪時表示,中國新一屆政府帶來的營商環境的變化,尤其值得企業注意。
2014年8月13日

商務
重返頭等艙

金融危機後選擇頭等艙的乘客數量下滑,航空公司爲挽回顧客各施奇招,許多頭等艙專享的「額外服務」應運而生。但資深乘客卻表示,不少服務純屬白費力。
2014年7月21日

英國
多數英國企業希望招聘會外語的員工

法語仍最受重視,但對西班牙語和中文的需求也有所上升
2014年6月23日

標緻
法國應大力推動標緻改革

FT歐洲商業編輯高登:法國政府爲繞開監管規則,按照與東風汽車同等條件入股標緻雪鐵龍,但持有股權並非干預企業經營的唯一方式,法國政府還應努力推動標緻瘦身。
2014年2月27日

給大跌一個合理的解釋

FT公司事務編輯高登:無論是美股大跌,還是金價重挫,分析師總愛給出一套深奧的解釋,但沒有一個經得起推敲。可以得出結論:投資者拋售是因爲其他投資者也在拋售,換句話說,是由於羊羣效應。
2013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