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投資

可持續投資能否經受住川普第二屆任期的考驗?

針對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政治反彈愈演愈烈,但該領域正在不斷演變,ESG將以改頭換面的形式繼續存在。

能源公司:歐盟應強制消費者購買汙染較少的產品

主要工業和化石燃料集團致信歐洲氣候專員,表示需要強制消費者購買汙染較少的產品,以此促進能源轉型投資。

川普勝選後ESG「遊戲結束」了嗎?

資金將繼續流入,但面對誓言支持化石燃料的總統,企業將淡化可持續要素。

如何讓投資產生更大影響力

影響力投資市場一直在快速成長。其工具和技術能否更廣泛地應用尚待觀察。

從豆子到晶片,垂直整合有了新的商業模式

技術需求促使大公司將設計帶回內部,而其他公司則追求環境目標。

投資
我們怎麼知道我們捐給慈善機構的錢會被善用?

一些人選擇以數據爲導向的實用方法;其他人說,把捐款當作投資組合來對待。

疫情主題債券五問

邱慈觀、張旭華:市場參與者對主題債券有一些疑惑:這些主題債券有何特別之處?主題債券由誰發行?買方是誰?存在發行溢價嗎?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疫情下債券市場的特別行動

邱慈觀、張旭華:面對此次新冠疫情,全球藉助社會債券等疫情主題債券,將資金導入到特定領域,有助於緩解弱勢人羣和受困企業的疫情衝擊。

投資
影響力投資的願景與現實

福特:影響力投資試圖通過權衡「收益」和「影響」來再造資本主義,然而期待其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或許並不現實。

公衆急救領域的資本困局

邱慈觀、張旭華:企業與投資人都能看到公衆急救領域的潛力,但卻困難重重。有人會問:公衆急救的事情難道不能交給政府或慈善公益機構嗎?

影響力投資不僅僅是爲了拯救世界

高登:影響力投資不僅能爲經濟、環境和社會帶來可持續效益,還能爲投資者帶來高額的回報。

投資
Toniic希望把影響力投資引入中國

公司執行長本德爾認爲,中國的「創新精神和日益成長的財富」使其成爲「影響力投資的天然熱點地區」。

金錢的道德

FT中文網撰稿人沈誕琦:對正在繼承社會財富的八零九零後們來說,重視金錢還是道德的難題真的存在嗎?他們是否還願意去投資沒有社會回報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