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絹文章檔案

老人
美國老人的「年輕生活」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助理教授吳絹:看到美國老奶奶過馬路,千萬不要冒失地去攙扶,向她拋去兩個媚眼纔是讓她老人家高興的事。
2011年9月27日

大學
教授也得有娛樂精神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助理教授吳絹:如果大學做的也是買賣,教育就是被售賣的服務,學生就是買主。好的教師,不但要能教育人,還要能娛樂人。
2011年5月26日

美國研究生中的朋克族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助理教授吳絹:美國研究生都愛標榜自己多麼忙,可是這位朋克卻特立獨行地強調,無論怎麼忙也不會放棄打扮和夜生活。
2010年12月19日

在美國讀博士的收益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助理教授吳絹:見一次外星人和得到百萬美金之間,你選哪個?我相信決定來美國讀博士的人很多會選擇見一次外星人。爲什麼?
2010年8月25日

在美國讀博士的風險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助理教授吳絹:在美國,讀博士最怕找不到工作。理工科博士,工業界還能消耗一些,文科博士通常只能去職位非常有限的高校。
2010年7月8日

美國大學生的作弊「待遇」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助理教授吳絹:處理作弊的第一步是和學生溝通,給他一個說明的機會。所有過程十分隱密,爲保護學生自尊。
2010年6月21日

美國大學生有多牛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助理教授吳絹:美國學生對自己的權利維護得非常好,遇到有爭議的事,他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這對我不公平。
2010年4月5日

美國大學的禁忌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助理教授吳絹:美國的教授們都要有打死也不說的精神,對學生的性取向、年齡、智力狀況、分數、疾病等情況保密。
2010年2月25日

「無檔期」 的美國學生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助理教授吳絹:我拖堂一分鐘,就有學生收拾書包理直氣壯地闊步走出教室。至於他是去趕別的課,還是回去睡覺,我無權干預。
2010年1月14日

時裝
西方重新定義「奢侈」?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助理教授吳絹:邀請顧客共同設計產品的「同設計」商業模式正在歐美興起。這被認爲是「奢侈」的最新概念。
2009年12月17日

大學
美國大學也有「潛規則」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助理教授吳絹:看上去很自由的美國大學其實處處都有潛規則,什麼年齡該說什麼做什麼都有既定規範。
2009年11月17日

美國的三種素食者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助理教授吳絹:環保主義者不喫肉爲的是保護草;而健康素食者則不再把食物看成食物,而是卡路里。
2009年10月28日

美國大學生的藍白領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助理教授吳絹:美國大學校園到處是大學生藍領:清潔工,剪草工,這跟美國社會對藍領刻意的親近有關。
2009年9月16日

時尚男人更像同性戀?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助理教授吳絹:因爲時尚跟同性戀的親密關係,很多美國男性不好意思太時尚,怕被誤解爲同性戀,他們不穿粉紅色、不背斜挎包。
2009年8月23日

與美國室友的文化衝突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助理教授吳絹:美國人個體之間的差異大到讓我無法相信,中國人共通的標準,從世界觀、人生觀,到相貌的美醜,幾乎都有主流標準,而美國人的標準就像萬花筒。
2009年8月9日

美國大學生的理想形象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助理教授吳絹:男性理想形象是潔白的牙齒,整齊的頭髮,會笑,好看的屁股,女性則期待光滑的皮膚,潔白的牙齒,小巧的鼻子,沒人提及雙眼皮和大眼睛。
2009年7月20日

教授
美國大學的權力金字塔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助理教授吳絹:美國大學是倒金字塔結構,與教授切身相關的權力不在校領導,而是系裏的教授大會。校領導也是教授們選出來的。
2009年7月8日

我爲何拒絕推薦同門師妹?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助理教授吳絹:推薦信是美國信用制度具體而微的體現之一,要從「信用」二字著手。因此,我毫不猶豫地拒絕成爲師妹和世交的推薦人。
2009年6月29日

美國終身制教授的苦與樂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吳絹:教授是美國少有的終身制職業,初衷是爲了保護學術自由。中國人用形象的「甜妞」翻譯Tenure,暗示了獲得「終身制」的艱難。
2009年6月2日

美國大學的零售店精神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吳絹:在美國要上大學,智力上的挑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總而言之,美國的大學教育非常具有零售店的精神:進來的都是客。
2009年5月21日

豬流感
美國大學的「豬流感」恐慌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吳絹:一些學校已關閉,德克薩斯一所大學在頒獎時應景地取消握手禮儀。流感尚未蔓延,豬已被分析了千萬次,這是典型的美國應急狀態。
2009年5月6日

美國教授拒絕時尚?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吳絹:美國大學教授的薪水足夠偶爾消費奢侈品牌,他們不是穿不起,而是存心要跟時尚撇清關係,特別要跟代表流行的名牌如LV、Chanel等撇清關係。
2009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