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生的藍白領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助理教授吳絹:美國大學校園到處是大學生藍領:清潔工,剪草工,這跟美國社會對藍領刻意的親近有關。

那天我正在辦公室敲打鍵盤。一個學生模樣的女孩子敲門進來,穿著我們大學的標誌色的暗紅與橘黃的T恤衫,緊身牛仔褲,以及很拉風的UGG的靴子。憑著我以前當時尚記者的底子,我一眼看出她的妝也是精心化過的,雖然淡得若有若無。她應該算是很普通很普通的美國大學生的日常打扮。所以我也想當然地以爲她是我哪門課的學生。正要問她姓名,只見她卻朝我微笑一下,直奔我的垃圾桶而去。半秒之後我才反應過來,她是來倒垃圾的。聊了一小會兒,方纔知道她的確是本校的大學生,倒垃圾是她求學之外的另一個臨時職業。

美國大學校園裏的很多藍領工作都變成了學生生活費的源泉——清潔工,剪草工,推雪機工,處處能看到大學生稚嫩的面孔與認真的表情。電腦房,大學餐廳和圖書館的各種初級工作更幾乎被在校大學生壟斷。不單是大學校園,很多的校外藍領工作,比如送比薩,形形色色的速食店,銷售,發傳單也都是大學生的天下。大學生願意擔任這樣的粗重活,當然最主要是生計所迫,要賺學費生活費。另外一個很顯然的原因來自美國社會對藍領的寬鬆態度。就連總統們也熱愛在競選時強調自己的藍領出身。即使像小布什這樣天下皆知的太子黨,都硬要讓自己漂「藍」一把——硬要把自己與德克薩斯牛仔這樣深入人心的藍領草根形象緊密聯繫起來。

職業不分貴賤——是一個聽上去讓人頗爲心動的社會理想。與其他國家相比,美國應該算是離這個理想比較近的一個國家——至少表面功夫做足了樣。所以很少看到趾高氣揚的政府高官或者頤指氣使的有錢人。美國陌生人之間的社交因此也顯得比較溫斂有度。人少的路上與陌生人點頭微笑問聲How are you?算是再平常不過的禮儀。在學校的樓道里,大家見到院長會彼此問聲好,見到清潔工也會彼此問聲好。當然,院長見到清潔工,通常也會彼此問聲好。在這樣的社會氛圍裏,有錢人沒錢人,有權人普通人,有地位的沒地位的,都讓人感覺頗有身份和腔調。

您已閱讀51%(775字),剩餘49%(74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