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國室友的文化衝突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助理教授吳絹:美國人個體之間的差異大到讓我無法相信,中國人共通的標準,從世界觀、人生觀,到相貌的美醜,幾乎都有主流標準,而美國人的標準就像萬花筒。

剛來美國讀博士的時候,在系裏聽到風言風語,說是中國留學生只喜歡與中國人做室友。有一次有個教授就在我面前嘀咕:那英語怎麼提高?怎麼能瞭解美國文化?爲了不加強他們的這種印象,我就鐵心找了個美國室友。

第一個美國室友也是個在讀博士。不過她搬家的第一天,就和我遭遇文化碰撞。看著她搬家進來,我感覺既戲劇化又娛樂。原因是她的傢俬裏面,居家過日子該有的東西她都沒有,不該有的她都有。她來來回回搬的就是這些不該有的東西。我們住的小小的兩室一廳,小房間裏放一張牀,一張書桌,一個小書架基本上就滿登登了。她這些都沒有。先搬上來的是一盆植物,再搬上來的還是一盆植物,三盆、四盆、五盆……一盆兩盆在我看來還比較正常,三盆四盆有點多。看她搬到五盆以上,我的好奇心就爆炸了。從窗戶裏去看她的小車,裏面盆盆罐罐的,竟然全都是植物。搬了幾個回合到三樓,她也有些氣喘吁吁,大汗淋淋了。

我跟她因爲租房子的事情見過幾次,算是比較熟,以後又要同住,所以乾坐着看她忙感覺有點不好意思。再說她的植物傢俬也很輕巧可愛。於是就動身給她幫忙。「讓我幫你吧?」我說道。她很客氣地說:「不用,不過真的很謝謝你。」我覺得她只是客氣一下。一邊跟她下樓,一邊說「沒關係,我反正也沒什麼事。」然後就準備去拿一盆植物。不料一直十分客氣十分溫婉的她突然火山爆發起來,衝着我大聲嚷:「我說了不用,你知道『不'的意思嗎?『不'的意思就是『不'!」我一下子呆住了,根本沒有料到自己的一番好心會是這樣的下場。後來,她送我一本圖畫書,算是賠不是。

您已閱讀41%(635字),剩餘59%(92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