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義務教育一到大學就嘎然而止。因此大學教育,不論私立公立,都有些類似奢侈品 —— 是個燒錢的所在。如果不看統計數字只憑直覺,似乎這個奢侈品在美國人人共享。其實美國只有大約27%的人擁有學士學位。不過因爲高低不同的大學實在數不勝數,所以想要上大學,智力上的挑戰對正常人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總而言之,美國的大學教育非常具有零售店的囊括精神:進來的都是客。
好些人都是幾張錄取通知書攥在手心,然後掂量掂量荷包的實力來選擇學校。這個時候,中產階級的父母已經指望不上太多。絕大多數人上大學都要自己買單,或者至少部分買單,並且支付自己的生活費。一般的州立大學學費在一萬美金左右一年,本州人大約減半。如果在速食店賺6.55美金最低時薪,學費折算一下將是一筆很可觀的工時。因此對他們而言,大學生活可以很浪漫很浪漫,但是絕對不休閒。一天要分成三截:上半截上課考試,下半截兼職工作,還有一截深夜開派對。
繁忙的學習與工作催熟著這些大學生小青年。他們待人接物開始變得更加禮貌得體,有頭有臉。18歲是一個非常令人揚眉吐氣的年齡。小青年們正式從父母手中接管自己。即使父母此時不忍心把他們掃地出門,他們也會迫不及待地捲起鋪蓋租個自己的小窩。18歲的大學生一般會有一輛車,一本駕照,一張選票,一個兼職工作,一個銀行賬號,一些助學貸款,一個獨立住所,一個男朋友或女朋友。他們感覺自己已經熟透,再等三年就可以合法喝酒了。
您已閱讀33%(592字),剩餘67%(122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