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達佛斯

中國的政策溝通危機

季辛吉對歐盟曾有一句著名的提問:「如果我想給歐洲打電話,應該打給誰呢?」現在這句提問有了中國版:投資者如果想就中國的貨幣和匯率政策尋求指引,應該找誰呢?如今,中國政府和中國央行也已經意識到了他們所面臨的政策溝通危機。

一次意味深長的贖回舉措

FT專欄作家邰蒂:一家中國企業日前悄然宣佈提前贖回3.5億美元的未償美元票據。此舉雖然並未引起太多關注,卻能揭示出全球資本流動方面的重大趨勢。

黑田東彥建議中國加強資本管制

日本央行行長在達佛斯表示,臨時加強資本管制將使中國無需爲捍衛本幣而浪費外儲。對此IMF總裁拉加德呼應稱:「大規模動用外匯儲備不是好主意」。

投資者要對今年全球金融市場保持警惕

安邦諮詢:當前國際金融市場蘊藏著很大風險,美國、歐洲等主要經濟體的形勢也不容樂觀。對投資者而言,高度警惕風險、保持謹慎將是明智的策略。

技術
高新技術會帶來多少道德難題?

FT副主編桑希爾:隨著人工智慧、生物科技和機器人領域的技術進步,每個人都急於弄清楚其對社會、經濟和道德層面的潛在影響。不妨先考慮三個問題。

方星海:中國在匯率政策上溝通不佳

但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在達沃斯論壇上表示,人民幣貶值不符合中國的利益。這次論壇與會者的廣泛共識是,中國經濟比市場動盪所顯示的更加健康。

技術帶來的七大變化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人們習慣把「技術」看成一個經濟部門。這個定義太狹窄。我們需要在更大背景下評估當代創新。技術是工具,既提供機會,也暗藏危險。

達佛斯論戰:金融科技成熱點

今年論壇的熱點不再是金融危機和監管改革,而是金融科技將如何徹底改變金錢世界。行業新進入者希望顛覆現有的銀行,認爲銀行行動遲鈍;一些銀行家則認爲金融科技話題被過度炒作。

達佛斯:智慧機器將改變世界

2016達沃斯論壇傳出的反差鮮明的資訊是:人工智慧將刺激經濟成長,創造新財富,但隨著機器人取代人類,數以百萬計的工作者將需要重新培訓。

充滿陷阱的網路世界?

網路和社群媒體的負面作用日趨彰顯。一個允許人們匿名評論、並且可以方便地轉發和分享訊息的系統很容易遭到操縱,尤其是受到有組織集團的操縱。

機器人會奪走我們的工作嗎?

許多人擔心,新技術將導致大量失業。但歷史表明,技術消滅了工作崗位,卻並未消滅工作。目前尚無證據表明,新一輪技術進步會有所不同。

後史諾登時代的悖論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史諾登事件後,華盛頓和矽谷之間分歧加劇。但因歐洲和中國對矽谷巨擘的敵意,美國政府又覺得有必要維護本國企業的利益。

達佛斯:世界經濟處於十字路口

出席達沃斯論壇的頂尖經濟學家們表示,世界經濟既有可能持續復甦,也可能遭遇全球金融危機的第三階段。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展望突顯2016年全球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

第四次工業革命:希望和危險

即將召開的達沃斯論壇以「第四次工業革命」爲主題,論壇創辦人克勞斯•施瓦布指出,這次工業革命所「蘊含的希望和潛在危險超過以往任何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