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

投資者要對今年全球金融市場保持警惕

安邦諮詢:當前國際金融市場蘊藏著很大風險,美國、歐洲等主要經濟體的形勢也不容樂觀。對投資者而言,高度警惕風險、保持謹慎將是明智的策略。

進入2016年還不到一個月,全球股市就陷入「技術性熊市」,油價跌至十二年新低,新興國家貨幣大幅下挫。在剛剛結束的達沃斯論壇上,儘管多國央行負責人對2016年的世界經濟前景表示了謹慎樂觀,但多名國際投資界大佬則對今年的金融市場發出了警告,認爲市場有能力導致經濟陷入衰退。

在達沃斯論壇上,一些全球最知名的投資者認爲,各國央行過度干預扭曲了資產價格,從股票、債券直到房地產市場無不如此。各國央行的寬鬆政策已經走到末路,需要在財政政策方面想對策。歐洲保險集團GENERALI首席投資官SRINIVASAN稱:「目前的最佳交易就是儘可能多持有現金。股市還將下跌15%-20%」。他認爲金融資產最大的問題是定價過高,而歐美央行造成了這一切,現在到了「財政端發力」的時候。瑞銀主席AXEL WEBER在一個論壇上說,「歐洲央行願意做的事情,可能已經沒有什麼限制了;但是QE能做到的事情,卻有著明確的限制。現在的問題是,貨幣政策已經走到了盡頭」。國際投資界知名的宏觀經濟研究機構Bank Credit Analyst(BCA)首席經濟師巴恩斯表示,各國央行推行的低端貨幣政策,可能嚴重扭曲經濟及金融。貨幣政策已經逐漸失去了刺激經濟成長的效用,財政政策必須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與此同時,多名投資大鱷也對美聯準加息再次表達了反對意見,認爲這將讓全球經濟形勢更不樂觀。曾擔任過多名美國財政部長顧問的達里奧悲觀地表示,現在已經找不到除中美兩國外拉動全球經濟成長的「火車頭」了,並擔心央行的貨幣政策對刺激經濟成長是否還有效力。他認爲從一個更長債務週期的角度來看,通縮和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更爲嚴峻,美聯準應持續其寬鬆政策。但下一次央行再行寬鬆要比以前難的多,因爲屆時很可能需要政府財政措施的配合才能起效。喬治索羅斯本週在達佛斯表示,中國經濟增速放緩,還有油價、原材料價格暴跌,以及各國的競爭性貶值,這三個通縮源頭同時存在。這樣的全球通縮環境,市場只有在80年前遇到過一次,而現在,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知道怎麼處理這個問題。他表示,美聯準加息是一個錯誤,因爲之前美聯準等待了太久錯過了最佳時機。在美聯準加息時,通縮已經開始抬頭。全球表現出色的債券基金DOUBLELINE CAPITAL創辦人JEFFREY GUNDLACH接受巴倫週刊採訪時稱,美聯準不應該過快加息,上個月的加息舉動是不成熟的。鑑於美國經濟的不確定性,美聯準很可能被迫降息。

您已閱讀45%(1003字),剩餘55%(124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