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周前,總部位於海濱城市廈門的中駿置業(China SCE Property Holdings)悄然宣佈提前一年多時間贖回本金額3.5億美元的未償還美元票據。我很懷疑,許多在達佛斯踏著嘎吱作響的積雪出席世界經濟論壇(WEF)的精英並沒有注意到這一舉動。由於市場暴跌、油價下挫、地緣政治局勢極度緊張,他們的注意力轉到了大量宏觀層面的問題上。
但是,這區區3.5億美元票據的命運卻凸顯出一種趨勢,這一趨勢有助於解釋當前市場動盪的部分原因,同時也凸顯出了中國、美國以及其他國家的政策制定者面臨的難題。近年來,新興市場企業——尤其是中國企業——總體上大幅增加了各自的美元債務。據國際結算銀行(BIS)估算,整個新興市場的美元債務如今已達4兆美元,是2008年的四倍。其中四分之一來自中國。
對中國企業而言,直到最近,利用基於美元的市場發行債券或獲取貸款還似乎是一項明智的策略。畢竟,美聯準(Fed)一直將美元利率保持在超低水準,而且過去10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不斷上漲。但如今,美國的利率週期已經轉向,人民幣也已走弱。此外,與中國最資深監管者在達佛斯所做的保證——即中國政府致力於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剛好相反,我採訪的大多數與會代表都預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接下來的一年裏將下跌10%至15%。
您已閱讀37%(543字),剩餘63%(92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