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中國資本外流到底有多大?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劉利剛:匯改之後,貶值預期升溫,外匯儲備8月大幅下降,強化了市場擔憂。調整後估算8月資本流出約爲873億美元,中國外匯儲備或在40個月左右被耗盡。

8月11日人民幣匯改之後,人民幣貶值的預期升溫,加上目前中國經濟成長疲弱,境內外市場利差不斷下降,市場日益擔憂資本可能加速流出中國。中國外匯儲備8月份創紀錄大幅下降,更是強化了市場的這一擔憂。那麼,中國的資本外流到底有多大呢?

根據商業銀行結售匯和金融機構外匯佔款的數據,8月份資本流出可能高達1140-1784億美元。筆者認爲,這些數據僅反映了銀行體系內的外匯交易,並沒有把影響資本流動等因素計算進去,例如服務貿易逆差、FDI淨額、人民幣計價的貿易結算等。筆者嘗試估算上述因素對資本流動的影響,並採用「國際收支平衡」的方法,來爲資本流出量作出一個更準確的分析。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同一時期內外匯儲備變化、經常賬戶的變化和資本賬戶的變化,這三者之和應該爲零(即ΔFX+ΔCA+ΔKA=0)。由於國家外管局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外儲下降了939億美元,我們通過校準和計算經常賬戶和資本賬戶下的各項數據,便可以得出資本流出到底有多大。

您已閱讀30%(411字),剩餘70%(98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經濟觀察者

劉利剛,現任澳新銀行(ANZ)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主管大中華區宏觀經濟、匯率和策略研究。曾經任職於香港金管局、亞洲發展銀行學院、世界銀行和彼德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