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人民幣

中美貨幣政策何去何從?

中國社科院張明:中美貨幣政策走向的分歧正在加劇,未來美聯準將逐漸上調利率,中國央行將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這對資本流動、匯率與資產價格有何影響?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期訪美讓中美政經關係重新受到關注,不過中美貨幣政策互動則更早更直接。美聯準9月份暫緩加息的決定讓全球市場鬆了一口氣,但也增加了2015年最後幾個月的不確定性。如果過去幾年美國經濟的復甦是真實且可持續的,那麼9月份美聯準推遲加息的一個副作用,是未來的加息路徑可能變得更加陡峭。例如目前部分機構預測,繼在今年年底加息一次之後,美聯準可能在2016年與2017年各加息四次。截至2017年底,聯邦基金利率可能回升至2.5%左右。如果美聯準加息的節奏果真如此,那麼新興市場國家的苦日子還在後面。

作爲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目前中美貨幣政策走向的分歧正在加劇。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伴隨國內經濟的持續復甦,美聯準將逐漸上調國內利率水準;而伴隨國內經濟的持續下行,中國央行將會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中美貨幣政策走向的分歧加劇,將對資本流動、匯率與資產價格造成顯著影響。

目前對中國經濟而言,通貨緊縮的壓力越來越大。儘管2015年8月CPI同比增速仍有2.0%,但PPI同比增速出現了高達5.9%的負成長。考慮到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持續低迷以及中國製造業的嚴重產能過剩,PPI同比增速仍有繼續下行的可能。對企業而言,PPI的走向遠比CPI重要。事實上,PPI增速持續下跌加劇了中國企業的真實融資成本。

您已閱讀21%(547字),剩餘79%(202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