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言不諱

與女上司共舞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龍溪微微:職場是一所混合學校,女上司是你躲不開的一類人,與其聞風而逃,不如拿出紳士風度與她們共舞。

解僱員工爲何不好?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龍溪微微:你知道哪個國家的企業最不喜歡解僱員工嗎? 答案是日本企業。你知道全球經營歷史最久的企業是哪一家嗎? 答案還是日本企業。

英漂求職百態(六):年輕沒有失敗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龍溪微微:倫敦金融城的神祕之處,很大程度上源於它的非開放性。這裏不是圍城,入城的門檻很高,外面的人想進去,裏面的人卻不想出來。

英漂求職百態(五):半熟一族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龍溪微微:半熟一族在英國按部就班讀完預科、本科、碩士,接著開始工作。他們花了更長的時間和這座城市接軌,也因此更加遊刃有餘。

英漂求職百態(四):職場轉型牛人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龍溪微微:職業轉型是一個充滿困惑和掙扎的難題。最近,我在倫敦採訪的新晉牛人王侃,別名「侃王」,就是這個難題的破解人之一。

喪鐘爲誰而鳴?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龍溪微微:壓力帶來的職場心理問題已成爲普遍現象。當我們所能承受的壓力超過心理負荷時,就像駱駝背上將被放上最後一根稻草。

當同事成爲上司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龍溪微微:很多人認爲,同事之間不存在真正的友誼,但有不少人的朋友圈除了同事還是同事,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

像杜拉拉一樣成功?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龍溪微微:認真做人、低調做事、不耍手段、不拍馬屁的女性,在職場成功的幾率有多大?有人說幾率很小,也有人說幾率很大。

「英漂」求職百態(三)巴克萊分行經理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龍溪微微:多年前,我這位筆下人物是土生土長的廣東小男孩。30歲這一年,他成爲英國巴克萊銀行的分行經理。

「英漂」求職百態(二)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龍溪微微:印度男孩Jay從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UEA)商學院MBA畢業已經三個月了,目前還沒找到工作。

「英漂」求職百態(一)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龍溪微微:留英工作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人卻甘願成爲「英漂」一族。在我結識的留學生當中,畢業後花半年甚至一年時間找工作的大有人在。

罷工能解決問題嗎?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龍溪微微:在英國大選來臨之際,英航機組人員因不滿公司成本削減舉行罷工,而這只是今年歐洲航空業系列罷工中的一幕。

網路傳播私隱的殺傷力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龍溪微微:在這個人人有機會表態、誰都可以粉絲化的時代,「被關注」有時未必是一件好事兒。

萬事不求人?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龍溪微微:我們身處這個人情社會,理當遵守其出牌規則——該出手時就出手,該求人時毫不手軟,該幫人時也別小氣白賴。

論資排輩的好處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龍溪微微:每一個奮鬥在時代洪流中的年輕人,都希望用當前喫的苦來換取將來的甜。

人生不只六十年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龍溪微微:年輕時少攢一點銀子,多愛一點自己,老了也不至於徹底報廢。只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一顆年輕的心,退休依然可以精彩。

面子和勇氣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龍溪微微:就拿之前席捲全球的那場金融危機來說吧,我們目睹了太多人失去工作甚至流離失所,也見證了太多人重整旗鼓再次出發。

一絲不掛,方能減壓?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龍溪微微:很多職業都是如此,需要你笑容可掬,輕聲細語,衣著精緻,舉止得體。至於你本來是什麼樣子,沒有人在意。

賬本2009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龍溪微微: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家家也都有本算不清的賬。

假日工作狂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龍溪微微:當我們享受其他工作狂創造的假日福利的同時,也要承擔相應的義務。

北京夜歸人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龍溪微微:城市是一臺日夜轉動的大型機器,每個人都是零組件。屬於他們的工作時間,有時是白天,有時是黑夜。

你的提案給誰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龍溪微微:提案是一種書面的表達,而我們所需做的,就是提高表達的績效。

簽約「全職太太」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龍溪微微:全職太太是一份沒有晉升空間、沒有年終獎金、沒有養老保險、更沒有社會地位的「職業」。

小上司,大下屬

龍溪微微:混跡職場,見慣不驚的就是上司的臭臉。從不臭臉的上司,迄今爲止,我還真是一個都沒見過。

釣魚,你會上鉤嗎?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龍溪微微:在充滿陷阱的職場,每個人似乎都是誘餌,又隨時可能成爲上鉤的魚,最後能成功的,無疑是最會保護自己的人。

白領「練攤」情結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龍溪微微:有不少都市白領迷上了「練攤」,在閒暇時間盤踞在地鐵和天橋等人潮洶湧之處,享受王婆賣瓜的非主流生活。

和老闆談加薪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龍溪微微:作爲員工,最難邁出的一步就是和老闆談加薪。而最失敗的員工,就是當公司經營狀況不佳之際,還跑去和老闆談加薪。

九零後的號角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龍溪微微: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面孔,就讓九零後們愛誰誰地生長著,一臉無辜地進入這個社會吧。

「被時代」法則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龍溪微微:我們進入了一個神奇的「被時代」,連居委會大媽們聊天時都繞不開所謂「被式」話題:誰誰的收入「被成長」了,誰誰家的娃「被就業」了,誰誰家的黨員「被捐款」了。

著裝的理由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龍溪微微:大到世界,小到公司,似乎總是有人用自己的衣著引領著範圍不等之內的喜好。

職業歧視與擇偶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龍溪微微:身邊有很多品學兼優才貌雙全的「剩女」,之所以蹉跎到現在,多是因爲太在乎另一半的「檔次」。因合格者寥寥無幾,只得繼續上下而求索。

職場「冷暴力」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龍溪微微:真正可怕的職場冷暴力,往往可能是針對強者的。因爲你強,纔會招致同事嫉妒。因爲你強,纔會讓上級心存忌憚。

職場魅力指數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龍溪微微:「很多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爲他們看上去很像成功人士。」大家都免不了花點心思打造富有魅力的職場形象。

人情價幾何?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龍溪微微:欠錢滋味不好受,欠人情更不爽,人情雖然不會明碼標價計利息,但到了需要你還的那一天,你就是兩肋插刀也未必還得起。

沒有完美的兼職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龍溪微微:很多人都曾夢想擁有完美生活,正如燕姿在歌裏這樣唱——我要一所大房子/有很大的落地窗戶/陽光灑在地板上……

請你俯臥撐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龍溪微微:自從「俯臥撐」一詞因某種原因流行於網路,其在現實生活中的流行度也日益提高,不意成爲一條不得不說的職場「潛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