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

商業
商業競爭泛道德化:警惕道德審判異化市場理性

翁一:將商業行爲過度道德化會導致多重扭曲,企業可能陷入既要遵守法律又要滿足無限道德要求的困境,道德大棒也可能異化爲商業競爭武器。

新能源
內卷困境下的藍軍戰略

孫黎、石維磊:在追求創新的同時,如何平衡用戶期望與產品迭代?當"創新"成爲行業標配,又該如何在"內卷"的漩渦中脫穎而出?

外賣
拼好飯的「內卷式」惡性競爭不利於中國外賣行業發展

翁一:以拼好飯爲代表的團購外賣給外賣行業帶來的弊端遠大於益處,扭曲價格,急功近利,不可持續,不利於行業健康發展和長遠發展。

貨幣
國際儲備貨幣變革:美元走向何方?

李永寧、溫建東:如何看待美元未來?美元取代英鎊成爲國際主要儲備貨幣之後,主導地位經歷了「一波三折」。美元在第五階段走勢如何?

反壟斷
中國科技巨擘引發北京不滿

在多年允許阿里巴巴、騰訊等公司在不受重大幹預的情況下自由發展後,北京方面流露出不喜歡大型科技公司行爲方式的跡象。

美國四科技巨擘接受國會質詢

美國四大科技巨擘的執行長在在線聽證會中接受了一個反壟斷小組委員會的質詢,他們被指壓制競爭、創造力和創新。

歐盟
歐盟尋求遏制受政府支持的外國企業

歐盟委員會將在一份白皮書中提議採用新工具來審查外國政府支持的企業在歐洲的活動,並擬以「雙模塊」應對外國補貼。

歐盟競爭專員敦促歐洲國家持股企業以阻止中資收購

歐洲企業一直受到中國競爭對手關注,新冠疫情導致的經濟下滑及歐洲大陸股票的大幅下跌,加大了海外買家競購的可能性。

美國經濟不如想像的那般競爭和自由

沃爾夫:《大逆轉》一書對美國企業如何運轉展開實證分析,推翻了人們對於世界最大經濟體的很多固有認知。

歐盟
德經濟部長敦促歐盟保護歐洲技術

最近,法德兩國都在強調打造和培育「歐洲工業冠軍企業」的必要性,並針對歐洲將其技術優勢拱手讓給中國的風險發出警告。

美中競賽爲摩爾定律注入生命力

桑希爾:過去40年,摩爾定律準確預測了計算能力的指數級提升。在矽晶片設計觸及物理極限的當下,美中競賽能否推動劃時代創新?

私募資本攪局中國速食業巨擘大戰

桑曉霓:拒絕了最新收購要約的百勝中國,不僅要應對麥當勞的追趕,也要面對中國消費支出疲軟的現實。

高通
高通收購失敗該怨誰?

對於高通而言,僅僅汲取經營和公關層面的教訓已經不夠,因爲它已淪爲中美貿易戰的一顆棋子。

亞馬遜
FT社評:警惕亞馬遜的空前影響力

很難想像還有哪家企業尚未進入一個行業就能對市場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力,就算是鼎盛時期的IBM、奇異公司或微軟也做不到。

太空
利用億萬富豪推進太空競賽可行嗎?

邰蒂:貝佐斯、馬斯克等企業家爲太空競賽注入了一些亟需的雄心和能量,但如果這些科技巨擘的權力再擴大到外太空,可能加劇權力集中的擔憂。

騰訊
騰訊加大與阿里巴巴競爭力度

這家社群媒體公司季度淨利潤接近翻番,並稱在中國影片和支付市場居於領先地位,而未來一年將繼續投資和收購。

川普的中國戰略:貿易戰還是競賽?

川普的國家安全戰略,似乎將給世界最大兩個經濟體帶來一場具有潛在破壞性的貿易戰,而非一場競賽。

巴菲特
巴菲特如何損害了美國的資本主義?

哈丁:巴菲特投資訣竅的核心是避免競爭,最大限度減少對實體經濟的投資。那些投資於高風險領域的企業家才值得欽佩。

經濟學
數字時代要求反思競爭理論

科伊爾:數字領域的大公司主張,它們通過免費服務提供了巨大的消費者福利。但是,危害在哪裏?我們亟需評估消費者福利的方法。

Lex
Lex專欄:聯邦快遞收購TNT是否明智?

聯邦快遞堅稱,現在是收購總部位於荷蘭的TNT快遞的大好時機,但該公司其實是在押注歐洲復甦會把TNT快遞的盈利推至峯值。這把賭注風險過高了。

競爭
不計代價打垮競爭者

FT專欄作家哈福德: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還是與競爭者共榮?亞馬遜和普丁明顯選擇了前者,因爲他們相信這會徹底嚇退之後的競爭者。

蘋果
蘋果能否重現喬布斯的「魔法」

喬布斯時代的整個科技界都曾唯蘋果馬首是瞻。而如今在物聯網領域,蘋果面臨谷歌的競爭。繼承者需要證明,他們能將科技生活中的無聊物件變爲令人眼花繚亂的產品。

「中國式競爭」可以休矣

知名品牌顧問李光鬥:中國企業家們習慣用「零和思維」來應對商戰,對競爭對手「恨之入骨」,把壟斷市場作爲終極目標,而成熟市場的成功企業往往更懂得共贏。

網路
盤點「3SB」搜尋大戰

資深IT經理人王冠雄:隨著監管部門介入,360、搜狗、百度之間影響中國網路流量格局的搜索引擎大戰已經結束。筆者想以問答形式對這場大戰及其意義加以點評。

露西
辦公室裏覓幸福

《衝刺》一書認爲通往幸福的真正道路正是工作。壓力會讓我們幸福,競爭是有益的,忘我地工作更能讓人滿足。

創新
創新來自外部競爭?

FT專欄作家約翰•凱:市場經濟的活力來自產品和工藝的創新,而產品和工藝的根本創新,通常來自現有市場結構的外部。至關重要的是全球競爭力,而非本土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