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創新

創新來自外部競爭?

FT專欄作家約翰•凱:市場經濟的活力來自產品和工藝的創新,而產品和工藝的根本創新,通常來自現有市場結構的外部。至關重要的是全球競爭力,而非本土競爭。

有多少競爭就足夠了?許多重要市場都是由少數幾家大企業所主宰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承擔了幾乎所有大企業的審計工作。大多數往來賬戶開立在少數幾個零售銀行中。你可能可以在三、四個手機網路中做出選擇。類似的寡頭壟斷案例不勝枚舉。

在所有這些行業中,老牌企業會告訴你,它們歡迎競爭。但是這些企業經常會解釋說,要適可而止。用戶在產品和供應商方面已經擁有廣泛的選擇。出臺措施鼓勵新企業加入,或阻止現有企業併購,或(最糟糕的是)讓其它企業有權使用現有企業花費高價建造的設施,肯定是不合適的,可能還是有害的。

目前的背景是,許多民營和公共壟斷企業已經分拆。在電信領域,你一百年來的選擇是,要麼使用當地電信營運商提供的服務,要麼不使用電話。但現在消費者擁有各種各樣令人眼花繚亂的選擇。它們當然不需要更多競爭。公共政策的側重點應指向其它領域,以推動投資和創新。重要的是全球競爭力,而非本土競爭。政府部門和監管機構越來越樂於接受這些觀點。

您已閱讀33%(404字),剩餘67%(80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約翰•凱

約翰•凱(John Kay)從1995年開始爲英國《金融時報》撰寫經濟和商業的專欄。他曾經任教於倫敦商學院和牛津大學。目前他在倫敦經濟學院擔任訪問學者。他有著非常輝煌的從商經歷,曾經創辦和壯大了一家諮詢公司,然後將其轉售。約翰•凱著述甚豐,其中包括《企業成功的基礎》(Foundations of Corporate Success, 1993)、《市場的真相》(The Truth about Markets, 2003)和近期的《金融投資指南》(The Long and the Short of It: finance and investment for normally intelligent people who are not in the industry)。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