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法

立法法
立法資源不足的中國人大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支振鋒:《立法法》新修,對全國人大提出諸多新要求,僅從起草機構、會期和代表專職化程度看,確立人大的立法主導地位、改變行政立法的部門利益問題仍需時日。

立法法
《立法法》修訂與仇和現象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支振鋒:若在15年前《立法法》出臺時提出的「法制不統一」問題早些解決,仇和式官員或許就會少些。但修訂之後,要做到「改革不違法」仍不容易。

新聞法
與其制憲,不如守法

南京曉莊學院教授邵建:在憲法保障新聞自由的前提下,新聞法要做的恐怕是對新聞本身的規範與限制。而新聞報導中的違法問題實則也無法靠新聞法處理,而是其他法律中的法條。

立法法
模糊表述將令「稅收法定」落虛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聶日明:2000年出臺的《立法法》已規定稅收基本制度要立法,但現實卻是立法缺失、徵稅多依據對行政部門的空白授權。修訂草案若仍然模糊措辭,將是重大倒退。

從試點到立法的中國改革邏輯

蘇州大學程雪陽:中國的立法法修改似乎找到了走出改革違法困境的新解決方案,但更重要的下一步是對「從試點到立法」的過程技術性設計和實施。

傅瑩答記者問實錄

全國人大召開的首次新聞發佈會上,發言人傅瑩回答了中外記者共15個問題,涉及反腐、立法法修訂、環保、稅收、國防預算等備受關注的問題。本文爲她的發言實錄。

讓改革不違法的可能途徑

蘇州大學法學副教授程雪陽:許多人認爲中國改革就是突破現行憲法和法律的歷史,但時至今日,違法改革會讓民衆和司法系統無所適從,而改革不違法並非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