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斯

諾貝兒經濟學獎得主和計程車

萬喆:從科斯到哈特,經歷了經濟學理論的許多爭論與變革。當人們在確定中摸索,發現不確定纔是真正的科學。

經濟學
在科斯墓前

美國學者王寧:科斯暮年把時間和精力慷慨地留給了中國。如果中國經濟學人系統跟蹤和分析市場經濟在中國的演變,科斯心中的經濟學革命或在中國拉開帷幕。

中國爲何會發生邊緣革命?

天則經濟研究所理事長秋風:過去30多年來,市場經濟體制在中國的建立,嚴格來說其實是重建。市場體制在中國以前並非沒有,只是到了毛時代,這個體制被摧毀了。

科斯
政府未必是公共物品的最好提供者

中國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羅必良:經濟學家威廉姆森說,公共綠地或者城市廣場應該由政府提供。但按照這一範式安排產權,就會給政府提供「犯錯誤」的足夠理由。

中國轉型需要思想市場

天津財經大學教授李煒光:中國人的效率並不低,但在市場的創新方面卻乏善可陳,說明中國的體制有缺陷。問題就在於沒有思想市場存在,這恰恰是改革多年所忽略的。

科斯
再談科斯對經濟學的顛覆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資本與社會中心陳平:科斯的最大顛覆性貢獻是揭示了新古典經濟學的邊界。而他對中國改革的觀察,有點類似毛澤東「農村包圍城市」的見解。

科斯
中國決策者更應讀懂科斯

香港大學經濟學教授許成鋼認爲,雖然科斯關於產權和市場的核心觀念在中國已成共識,但改革仍然嚴重受阻,中國政策制定者若能讀懂科斯,對改革將有巨大促進作用。

科斯
可惜科斯未圓中國之夢

天則研究所所長盛洪:科斯的離世與他計劃中的中國之行只有一月之遙。他的中國情結,不僅因爲中國印證了他的理論,還在於他對中國「思想市場」的特殊寄託。

科斯
科斯:詮釋「企業爲何存在」的諾獎得主

近日辭世的科斯在爲上世紀80年代的市場革命建立理論依據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但他獲得諾貝兒經濟學獎,卻是因爲兩篇相隔二十多年的論文。

科斯
科斯對經濟科學的啓蒙

香港大學經濟學教授許成鋼:科斯七十多年前提出的「企業邊界的理論」,是認識市場、認識政府、認識制度,認識普遍的經濟學基本問題的一個基本的起點。

科斯
科斯的中國影響力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中國開始知道科斯的時候,面對的是國民中央計劃命令體制的成本太高。若科斯有機會與鄧小平先生謀面,「他們倆可能會互相欣賞」。

科斯
中國缺乏開放的思想市場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王寧:我和科斯在合著的《變革中國》一書中強調:中國一直存在著兩個改革。中國下一輪的改革紅利一定來源於各種知識創新,而思想市場的缺位已經成爲制約中國發展的致命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