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科斯

中國決策者更應讀懂科斯

香港大學經濟學教授許成鋼認爲,雖然科斯關於產權和市場的核心觀念在中國已成共識,但改革仍然嚴重受阻,中國政策制定者若能讀懂科斯,對改革將有巨大促進作用。

9月3日,諾貝兒經濟學獎經濟學家隆納•科斯逝世,科斯與中國從經濟學的圈子討論成爲公衆議題。

科斯是制度經濟學的鼻祖之一,中國的衆多經濟學人都經常述及著名的「科斯定理」對中國改革的影響。與科斯教授有過多次私人交流的香港大學經濟學教授許成鋼這樣描述科斯:科斯教授是一個對經濟、社會現象始終充滿基本好奇心的偉大學者,他熱衷於安靜的思索和討論,不喜歡熱鬧。科斯教授對整個經濟學的影響是巨大的,「如果非要說他對中國的影響,我更願意說他對中國經濟學人的影響」。而更重要的是,中國的政策制定和執行者如果能讀懂科斯,對中國改革將會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許成鋼說,中國在美國留學的經濟學人知道和學習科斯始於80年代,而科斯的產權理論在國內成爲「流行」,是在1991年科斯獲得諾貝兒經濟學獎之後。1991年,時年81歲的科斯因對經濟組織產生原理的闡述,及推動法學、經濟史和組織理論的發展,獲得了諾貝兒經濟學獎。他早期的論文,包括1937年的《企業的本質》和1960年的《社會成本問題》中提到的諸多重要問題——產權和產權結構、科斯定理開始爲中國的經濟學人廣爲學習和研究。

您已閱讀20%(472字),剩餘80%(190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