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

范錫
鄉下人的悲歌與階層流動

凱風:《鄉下人的悲歌》不單是一部個人回憶錄,更是一部蘊含社會隱喻的作品;加強社區建設也是改善底層民衆生活、促進社會流動的重要途徑。

新冠疫情治好了我的末日悲觀主義

奧康乃爾:如果新冠疫情是一場災難,它卻給了我對未來的希望,我看到的是人們爲了集體事業放下自身安危,看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強大紐帶。

亞馬遜
重視工程的社會影響:亞馬遜總部告別紐約事件的啓示

王元豐:一個工程項目對當地社區和城市的就業、治安、文化等方面的影響,在世界各地越來越受到重視。

城市
城市應如何更好地利用集市?

希思科特:隨著經濟的演變,菜市場當然必須跟上步伐,但規劃者需要小心,別讓城市喪失又一層活力。

生活
書評:《激進的快樂》

貝里克:西格爾認爲,人們在放棄小我和自我意識後,既可實現個人愉悅,也會產生自己可能改變世界的信念。

美國白人社區痛苦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壽慧生:研究顯示,因爲凶殺、吸毒、健康惡化等原因,那些白人主導的支持共和黨的地區,對白人的安全尤其不利。

「杭州保姆縱火案」中的制度與心理空白

周健:處理一個社會事件要在道德上站得住腳,不僅要看錢,更要看能否促進公共安全和社會幸福,在這方面產生價值。

工人階級不該被冷落

FT專欄作家庫柏:近幾十年來,像同性戀、女性、少數族裔這樣的邊緣羣體在西方社會都爭取到了平等權利,但工人階級的地位卻每況愈下。

彭博
該不該加入「彭博俱樂部」?

FT專欄作家邰蒂:擁有一個彭博郵件地址,或者使用價值不菲的彭博終端機,就相當於加入了網路全球金融精英的俱樂部。然而,不易察覺的風險也隨之而來。

託兒所
託兒所和社區的重要性

FT專欄作家馬圖:我三歲的兒子收拾好變形金剛午餐盒,與小朋友告別,並與託兒所阿姨們來了個本學期最後一次擁抱。這與社區和管理有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