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貸泡沫達到頂峯時的2007年初,一位非常資深的華爾街銀行家對我所寫的關於複雜信貸領域的部分文章提出批評。他抱怨稱:「你爲何總是寫結構金融這樣晦澀難懂的主題?結構金融並不難懂——任何人都能從彭博(Bloomberg)終端機上獲取自己希望知道的東西。」
我問道:「但99%沒有彭博終端機的人怎麼辦?」我指出,大多數政客和記者(更別提普通選民了)沒有神聖的彭博終端機。金融家們可以在彭博終端機上獲取數據和新聞並執行交易。其他人如何獲得資訊?我問完這個問題後,對方耐人尋味地沉默了好長一段時間。這位銀行家顯然認爲,所有重要人士都有一臺彭博終端機。他不知道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這些天我的腦海裏時不時閃出那次簡短的對話,因爲有人聲稱,最近幾年彭博的某些記者一直在檢視客戶終端的數據。此訊息曝光後,部分金融家感到非常惱火。與此同時,彭博高階主管們趕緊安撫客戶稱,他們尊重保密性,目前正在強化內部控制,把新聞業務與商業終端業務隔離開來。
您已閱讀26%(408字),剩餘74%(114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