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

給騎手繳社保,誰最關心?

徐瑾:以騎手爲代表的靈活就業羣體羣體不斷壯大,每每引發不少討論,應該如何看這件事?如何真正保障他們的權益?

退休金
一個普通人眼中的日本退休金制度

李海燕:從年金角度,如果認真繳納,不同職業老後能夠拿到年金差距並不是很大;90年代後,日本形成比較穩定60歲以後的二次勞動交易市場。

中國逾千萬人退出基本醫保體系

中國國家補貼的醫保體系的參保人數在2022年減少1900萬人,今年可能進一步下降。費用上升使本已生存艱難的許多人負擔不起基本醫保。

社保
社保不是稅

盛洪:用收稅的形式徵收社保資金,不管叫什麼,實際上是增加了一種「稅」,因爲由國家「強制性徵收」的就是稅。

人口
低生育率探因:房價過高還是社保不足?

張林:一個流行論斷是,高房價和還貸壓力是導致中國人生育意願降低的罪魁。但找錯了原因,也將很難找到正確解答。

養老金
中國將讓地方養老基金入市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宣佈一批地方政府已向國家社會保障基金轉移資產,此意味著這些資產可被投資於股票。

爲何先降失業保險稅率?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田輝:「兩會」前,中國失業保險費率從3%降至2%,受到歡迎。五項社保中爲何率先下調該稅率?其它費率會否也會下調?

養老金
中國終止養老金雙軌制之後

中國4000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即將告別養老「免繳費」時代,此次養老金改革回應了公平方面的關切,但卻可能解決不了因中國人口老齡化而日益嚴重的養老金短缺問題。

養老金
中國夢,退休夢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陶太:在患寡又患不均的中國特色退休制度下,一個正常的中國員工,左肩是高額社保,右肩是高額稅負,一生爲養老所累。

養老金
養老面前,如何人人平等?

FT中文網從今日起推出《經濟人》專欄,作者爲FT中文網財經板塊主編徐瑾。本專欄留心財經事件背後的人與事,開篇關注近期遭遇集體杯葛的中國人「延遲退休」提議。

社保
公務員該不該交社保?

財經評論人周克成:和企業職工相比,中國公務員不需交納社保金,卻可以領取高退休金,確實讓人感覺不公。但我認爲,公務員不應該也沒必要納入社保體系。

社保
中國社保新規引發外企疑慮

中國要求各地在年底前向在境內就業的外國人開徵社保費。外企駐華代表紛紛表示,該規定匆忙施行,且中央與地方似乎也沒有協調好,令他們感到茫然。

社保
社保「現收現付」的再辨析

財經評論人周克成:《中國經濟週刊》邀請了幾位專家,點評我關於中國社保制度的文章。我想繼續探討:現行社保制度是否現收現付?是否有「劫貧濟富」效果?

社保
現行社保制度的「劫貧濟富」效果

中國財經評論人周克成:本意在於濟貧的社保制度,卻似乎產生了相反效果。其原因一是現收現付制度,二是養老金領取的戶籍歧視,三是領取養老金的繳費年度限制。

社保
誰幫你繳納了社保金?

財經評論人周克成:表面上看是用工單位幫勞動者繳納了社保金,但這其實是人們對社保制度最普遍、最大的誤解。真正承擔成本的,很可能是職工本人。

中國
中國經濟的「表層」與「深層」回暖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邵晨鐘:如果說短期經濟指標回暖是表層「春意」,中國決策者更需思考如何讓經濟深層走向也回暖,甚至奠定未來若干年的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