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

拜登
拜登稱藥價談判爲美國人節省75億美元

拜登政府聲稱在降低10種關鍵藥品成本的談判中取得勝利。

古巴糧能短缺危機引發罕見抗議

就在該國領導人祝賀普丁當選連任之際,數十名示威者在古巴第二大城市聖地牙哥走上街頭遊行,要求獲得「電力和食品」。

傅斯年的社會主義思想演變

葉勝舟:與胡適一樣,傅斯年是中西知識分子之典範;與胡適不完全一樣,傅斯年是自由社會主義儒者,或者說是自由社會主義之士。

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對英國三大政黨的交織

何越:今天的英國保守黨更像20世紀初的自由黨,工黨減少了其社會主義路線,增加了自由主義風格,而自民黨已經轉型成爲了社會自由主義政黨。

稅收
英國保守黨需要放棄已經過時的柴契爾主義

沃爾夫:從當今英國的國情看,政府的擴張速度很可能高於經濟增速,因此稅收負擔必然會加大,柴契爾主義那一套早已不適用。

戈巴契夫去世之際談馬克思主義對英、德、俄的影響

何越:馬克思生前認爲最有可能實現社會主義的是德、英、法、美。1917年,超出馬克思生前預計與設想,列寧在俄羅斯領導社會主義革命成功。

裴卓宣誓就任哥倫比亞總統

裴卓在競選中承諾進行大規模土改,停止油氣勘探,併爲全民醫療保健和高等教育提供資金。

哥倫比亞大選:左翼候選人裴卓在第一輪中獲勝

裴卓是前游擊隊成員,希望禁止採礦並重塑與美國的關係 。他若在第二輪投票中獲勝,將成爲該國近代史上最左翼的領導人。

「大象曲線」作者米蘭諾維奇:全球化不會倒退

桑德布:前世行經濟學家布蘭科•米蘭諾維奇指出,全球不平等的改善將主要依賴於非洲的發展,而中國可以在其中發揮作用。

歐洲重新擁抱「社會市場經濟」

桑德布:新冠疫情讓人們認識到,爲了管控這場衛生危機並支持人們的生計,明智的國家干預顯然是必要的,這讓歐洲再次擁抱社會市場經濟。

全民資本:適合我們時代的再分配方式

福魯哈爾:加州的「預分配」實驗如獲成功,或許可以在聯邦層面推行。這個兼具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特點的概念適合我們這個時代。

英國
大難不死的強森與其治下的英國「疫情社會主義」

何越:強森已經不聲不響地帶LinkedIn國進入了「以社會主義挽救資本主義」的模式,這令英國政治未來迷霧重重。

美國人會選擇社會主義還是進步主義?

楊超:社會主義就算暫時未被大多數選民接受,民主黨人甚至共和黨人也不得不認真考慮帶有進步主義色彩的政策。

美國
美國資本主義者應該推選民主黨總統

加內什:資本主義者的首要任務不是把共和黨推上總統寶座,而是維護公衆對資本主義的支持,作出實際讓步來平息公衆憤怒纔是正道。

馬克思
探訪馬克思故居

崔瑩:他曾喝醉酒被關學生監獄,更勇於挑戰權威。馬克思故居用他的手稿、出版物等呈現了一個有個性的馬克思。

委內瑞拉的反面教訓

推行再分配政策的進步主義政府能否在不平等現象非常嚴重的窮國取得成功?委內瑞拉和玻利維亞是兩個相反例子。

倫敦大學那些心懷社會主義情結的左派

他們學習《共產黨宣言》,討論歐洲工人運動,研究拉美左派。這些左派的構成多元化,卻幾乎不見中國人身影。

在凱恩斯的左邊、馬克思的右邊

FT中文網專欄作家何帆:全球經濟又陷入持久低迷,貧富不均越發嚴重,民衆不滿積聚。如果拉斯基生在這個時代,一定還會非常激憤,但回顧20世紀,知識分子該如何選擇?

撒切爾
撒切爾是對的

「世上有個體的男人和女人、有家庭。人們應當自立並照顧家庭和鄰里。但從來就沒有什麼抽象的、可以幫我們解決一切難題的『社會』」。——FT專欄作家塞繆爾·布里坦說,這是體現鐵娘子哲學的最棒的演說。經驗主義思想家都贊同她,而黑格爾的國家主義哲學則針鋒相對。

在自由與平等之間

自由與平等之間充滿了極大的矛盾,而整個歐美的國家政策重點,幾乎就是在這二者之間尋找平衡道路的過程。已故美國教授託尼•朱特在遺著《沉痾遍地》中,便爲資本主義開了一劑社會民主主義的藥方。但這劑藥方似乎並不適合中國。

中國市場化改革並非蘇聯解體促成

讀者clayuu:不是蘇聯解體促成了中國市場化改革,市場化改革是中國自己啓動的。這兩年中國發展比較好,就是因爲整個社會的反思能力明顯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