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

教育
從河南小村到哈佛的不尋常之路

段孟宇:中國超過一億留守和流動兒童中,不乏比我天資更好更努力的人。如果他們得到和我一樣的教育機會,我堅信他們也一定可以做出很多精彩的事情。

中國工廠用托兒服務留住員工

廣東一些玩具製造企業發現,參與國際玩具業協會的日託倡議,讓農民工把子女從老家接出來團聚,是花小錢留住員工的好方法。

災難之後,我們該如何言說?

劉遠舉:此次事件中真正的深度討論不多,本該有的恰當聯想都被自我閹割,然後聚焦於事件的討論,又再次迅速轉爲貌似專業的新聞倫理討論。

兒童
美國爲何罕見留守兒童?

嶽源:美國罕見留守兒童,是由其社會發展狀況和體制決定的,雖然中國不可能全盤照搬,但一些思路可以借鑑。

教育
大城市應當善待流動兒童

聶日明:留守兒童能否進城讀書、能否在父母身邊成長,這是影響全中國以及各個城市長期發展潛力的重大因素。

應對留守兒童問題需多管齊下

馮帥章、張曉: 留守兒童問題是特有現象,根本原因在於以戶籍爲基礎的老體制和經濟社會新現實之間的不協調。

公益
慈善不是制度缺陷的溫柔面紗

才讓多吉:徹底解決留守兒童的問題,首先需要設計出一套社會基本福利制度,而不是無視留守兒童背後「血淋淋」的制度問題,只搞溫情脈脈的「愛心工程」。

留守兒童:中國奇蹟的遺留難題

如今中國有6100萬「留守兒童」。經濟學家稱他們是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必然代價,並預計隨著經濟結構的轉型,這一羣體可能產生嚴峻的家庭和社會問題。但另一些研究卻得出了與普遍觀點完全不同的結論。

畢節
留守兒童悲劇呼喚中國基層社會重建

FT中文網撰稿人才讓多吉:留守兒童之殤是發展的悲劇,但更是中國社區治理現代化失靈的表現,問題在基層原因在上層,留守兒童權益保護,更多要讓基層網路重建併發揮作用。

農民工
「淘寶村」緩解中國城市化痼疾

在中國農村地區興起的電子商務,不僅爲農村勞動人口創造了財富,更幫助農村吸引和留住人才,解決了「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問題。

慈善
給留守兒童的mp3

FT中文網撰稿人劉新宇:爲了給留守兒童補充精神食糧,我發起了這個公益活動,請人把好故事錄成mp3,由志願者送到孩子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