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公益

慈善不是制度缺陷的溫柔面紗

才讓多吉:徹底解決留守兒童的問題,首先需要設計出一套社會基本福利制度,而不是無視留守兒童背後「血淋淋」的制度問題,只搞溫情脈脈的「愛心工程」。

美國思想家愛默生曾說:「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不然就等於零。」憐憫是天生的品質,而善良卻需要對僞善、假善明察秋毫,沒有鋒芒的善,只不過是「濫好人」。

去年11月國務院下發《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之後,中國政府連連出招「關愛」留守兒童。權力倡導之下,關注留守兒童的慈善公益項目很快「火」了起來,「衣服包」、「文具包」、「安全包」、「閱讀包」以及發「生活費」的「紅包」風起雲湧,背後都有各種企業的支持。仔細看很多企業的捐助記錄,大都是跟著「政策」走的「政治獻媚」,而不是因爲關注某一個領域的社會問題而參與其中,這中間充滿了「領導讓我幹啥就幹啥」的精明樣。

在中國,權力導向的好處是容易辦大事,壞處是容易把好事辦成壞事。

您已閱讀9%(315字),剩餘91%(339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