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

新加坡
李光耀之子獲得英國政治庇護

李顯揚聲稱他和家人在新加坡國內受到迫害。

新加坡
黃循財宣誓就任新加坡總理

這位曾在美國受教育的經濟學家接替主政20年的李顯龍,出任新加坡第四任總理。

新加坡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下月卸任

作爲執政黨繼任計劃的一部分,現任副總理兼財政部長、2022年被指定爲接班人的黃循財將於5月15日成爲新加坡總理。

李顯龍
李顯龍稱不會對其手足發起訴訟

新加坡總理在國會發表講話,稱弟妹們的指控「毫無根據」,並表示就此事起訴將「進一步破壞父母的名聲」。

新加坡
第一家族內鬥威脅新加坡治國信條

新加坡李家兄妹內鬥的爆發,不僅危及新加坡第一家庭的聲譽,而且影響到了李光耀生前珍視的建國精神。

新加坡
新加坡模式,過時了嗎?

李佳佳:雖然中國與新加坡關係降溫,但集西方制衡制度和東方威權於一體的「新加坡模式」,對中國遠未過時。

中國人爲什麼不喜歡新加坡?

趙靈敏:中國左右派知識分子和普通民衆多年來近乎一致地不喜歡新加坡,這在業已嚴重分化的中國社會並不多見。

新加坡
李光耀之女罕見公開批評新加坡政府

李瑋玲稱她兄長領導的新加坡政府爲「威權」政府。一項新法案規定懲處各種藐視法庭行爲,被認爲可能壓制言論自由。

英國脫歐,塞翁失馬?

黃有光:當年,新加坡被迫退出馬來西亞時,李光耀也在電視裏流淚。然而,新加坡能有今天,英國何嘗不能?

新加坡第一家庭上演「內鬥」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妹妹李瑋玲在Facebook上發文,指責他濫用手中政治權力爲父親李光耀逝世一週年舉行紀念活動,並稱他企圖建立「政治王朝」。李顯龍則反駁妹妹的指控「完全有違事實」。

另一個新加坡故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新加坡正開始一場「記憶的戰爭」。儘管李光耀仍無處不在,另一個敘述卻開始興起。這多元的敘述,或許能成立一個更值得生活的社會。

新加坡
分析:新加坡平民主義政策向何處去

在獲得自2001年以來最大選舉勝利後,新加坡執政黨人民行動黨必須決定,在經濟放緩的情況下,他們要在多大程度上繼續執行平民主義政策。

新加坡
新加坡大選的五大焦點

觀察人士稱,本週五大選是新加坡獨立以來最重要的一次選舉。全國29個選區均有反對派參選,統治長達半個世紀的人民行動黨首次遭遇如此挑戰。那麼,選民們主要關心哪些問題呢?

新加坡
FT社評:馬來西亞應向新加坡學習

新加坡剛舉行了獨立50週年慶典活動。半個世紀前,馬來西亞將新加坡驅逐出聯邦,但今天,新加坡在許多方面勝過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應該學習新加坡的治理經驗。

新加坡
務實新加坡應包容更多「詩意」

FT亞洲版主編皮林:建國50週年的新加坡仍是一個務實之國。李光耀曾說,年輕國家負擔不起詩歌的奢侈。但務實主義並非沒有代價,革新意味著建設一個更加全面的社會,包括文化和政治。

李光耀
李光耀的新加坡:法治外衣之下

紐約大學法學院孔傑榮: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與李光耀有過幾次親身接觸,得以一窺他如何繼承了大中華帝國的傳統,給一個集權而武斷的政府披上合法性外衣。

李光耀
新加坡高薪養廉經驗在中國

香港教育學院吳木鑾:許多人忽略了李光耀曾給中國輸入公共管理經驗的細節,中國「治官」現代化之路還很長。「高薪養廉」或「以薪養廉」,在經濟學的理論爭議也很大。

新加坡
世界不會有第二個新加坡

FT專欄作家斯卡平克:新加坡已實現了共產主義未能兌現的承諾,很多國家都想效仿新加坡的治理模式,但沒有哪個國家會成功。原因何在?

李光耀
李光耀、溫思敏與新加坡

南洋理工大學教授黃有光:我出生於馬來西亞,求學於新加坡,我認爲李光耀功過是九一開。新加坡半個世紀的成績沒有過度誇張,除了李光耀,其他人也做出了重要貢獻。

強人的誘惑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李光耀去世,周圍的反應讓人深感這個社會對「強人」的迷戀。是啊,個人自由意味著承擔選擇的後果,交出自由換安全是永恆的誘惑,也是威權合法性的來源。

新加坡
新加坡的「李光耀遺產」

新加坡國立大學馬凱碩:曾有人認爲,李光耀的新加坡模式將隨他一起進入墳墓。但新加坡的領導者們銘記著一個歷史教訓:作爲城市國家,新加坡沒有自滿的本錢。時刻保持警覺是李光耀的性格特徵之一,如今他已把這一特質深植於新加坡社會之中。

新加坡
新加坡步入後李光耀時代

新加坡將舉行六天悼念活動,週日舉行國葬。「國父」李光耀辭世,使執政風格不同的長子、現任總理李顯龍面臨諸多考驗,下屆大選,執政黨人民行動黨將遭遇反對黨強大挑戰。

政治

新加坡
李光耀:中國問題專家和治理榜樣

李光耀是對中國領導層及中國政治制度認識最深刻的外國領導人之一。他最早覺察到了中國的崛起。也正因爲他的關係,新加坡模式成爲了中國的理想效仿榜樣。

李光耀
李光耀提供了西方治理的替代選擇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柯成興:普遍主義觀點已不再那麼有說服力,西方甚至開始反思亞洲存在替代模式。李光耀的新加坡模式打破了西方模式的普世認知,這讓世界更加豐富。

李光耀
李光耀因病去世

在1965年領導新加坡這個亞洲小國實現獨立的半個世紀後,現代新加坡國父、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世界領袖之一李光耀去世,終年91歲。

李光耀的家長作風

「保姆國家」之名是李光耀給新加坡留下的遺產之一,他認爲政府介入個人領域是形成社會凝聚力必要之舉,於是口香糖禁售令推行多年,但許多新加坡人已厭倦被告知該如何生活。

新加坡
在李光耀的照耀下成長

新加坡隆道研究院總裁許振義:分流和雙語教育,組屋和城市化,李光耀代表著一個時代。新加坡從第三世界躍然第一世界,經濟轉型中人們的受益有多有少,但是我這一代新加坡人無論愛他恨他,身上總有他深深的印記。

新加坡
從新印關係看李光耀的外交風格

新加坡國立大學王江雨:上世紀60年代的麥唐納大廈爆炸案,讓如何處理與印尼關係成爲新加坡建國之初外交上最大的考驗,此事反映出李光耀外交風格的三個特點。

新加坡
後李光耀時代的新加坡

FT亞洲版主編皮林:李光耀曾像魔術師一樣,把彈丸之地的新加坡,變成了一個繁榮的城市國家。但隨著這位91歲高齡的前總理最近因嚴重肺炎住院,這個島國在後李光耀時代將要面臨的困境也已呈現在世人眼前。

李光耀
如何解讀李光耀?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丁果:對於中國來說,解讀李光耀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有很多的層次。但必須承認,李光耀對亞太地區政治平衡的把握,有著過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