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 晴
昨日,91歲的李光耀去世。周圍的反應,讓人深感這個社會對於「強人」有著多執著的迷戀。是啊,個人自由意味著承擔選擇的困惑、可能失敗的後果。交出自由,換得安全,是永恆的誘惑,也是所有威權統治的合法性來源。倘若統治者如李光耀這般睿智,似乎是再好不過的交易了。
我遠遠地見過李光耀一次。該是9年前了,在新加坡的一家酒店的宴會廳裏。《福布斯》雜誌在此頒發它第一個「亞洲商業人物的終身成就獎」。來自北京、東京、馬尼拉、香港、雅加達、吉隆坡、邦加羅爾與杜拜的商人們濟濟一堂,構成了一個鬆散的亞洲,不知他們是否會同意那風靡一時的「亞洲價值觀」的存在。李嘉誠是獲獎者,這是個無可爭議的選擇。他上演了從一個小工廠主躍升到亞洲首富的戲劇,代表了亞洲在20世紀後半葉巨大的經濟成長與財富積累。他也折射了海外華人的命運,一個因避戰禍從潮州逃離到香港,在這個夾在英國與中國之間的城市開始了意外的旅程。當他站在舞臺上,接受獎項,他更像個謹慎的老派中國君子,發言簡短、謙遜。
您已閱讀24%(429字),剩餘76%(137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