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達林

俄羅斯
俄國十月革命的三點教訓

古裏埃夫:十月革命仍是經濟和政治史上最偉大的實驗之一,但這場實驗顯示了非市場模式的缺陷和不可持續。

俄羅斯
普丁爲何迴避十月革命百年慶典?

俄羅斯總統認爲1917年那場劇變禍國殃民,但也承認蘇聯並非一無是處,這種看似矛盾的態度正是俄羅斯主流社會共識。

毛澤東
經史達林毛澤東理解現代中國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丁學良:最近依據蘇俄檔案撰寫的新版毛澤東傳記爲了解現代中國的焦點問題提供了絕佳視窗。毛在大躍進時實施城鄉隔離的戶口制、黨內高層清洗等,都學了史達林的政策和手法。

蘇聯
書評:還原一個真實的史達林

FT副總編輯桑希爾:科特金的巨著《史達林》爲我們展現了史達林作爲人的衝動和矛盾。在他看來,史達林的舉動幾乎都可以用時代背景和意識形態來解釋。

沉默的記憶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歷史學家米哈伊•格夫特說得對,史達林制度的真正力量和持久遺產,不是國家結構,也不是領袖崇拜,而是「潛入我們內心的史達林主義」。

俄羅斯
史達林:60年的陰影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Larisa Smirnova(蘇夢夏):去世60週年的史達林,如今在俄國重獲青睞,這一現象是伴隨著普丁時代一系列對他生活與統治的有利性解讀而出現的。

新聞人物:史達林獨女斯韋特蘭娜

11月22日辭世的前蘇聯領導人史達林的獨女斯維特拉娜以往總是說,父親毀了她的生活。她坎坷的一生向人們揭示出,權力是如何破壞、腐化和侵蝕家庭的。

史達林
曖昧的榮耀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歷史的真實與凝重被丟棄了,觸目驚心的殘酷被消解了。但倘若你不能嚴肅對待自己的罪惡,誰又能相信你是個值得信賴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