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事

沉默的記憶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歷史學家米哈伊•格夫特說得對,史達林制度的真正力量和持久遺產,不是國家結構,也不是領袖崇拜,而是「潛入我們內心的史達林主義」。

娜澤塔•曼德爾施塔姆曾相信蘇聯帝國將持續一千年。不過,她仍寫下了兩卷、超過1500頁的回憶錄。這其中有關於她死於古拉格的丈夫,或許是20世紀最偉大的詩人奧西普•曼德爾施塔姆的回憶,也有對自己日常生活掙扎的記錄。

既然一千年都無法讓人讀到,回憶與書寫就變成了一種自我治療,她可以用此來回避與對抗這壓抑、殘酷、粗糙的現實,確認自身的存在。

談起蘇聯時代的生活,娜澤塔•曼德爾施塔姆、索忍尼辛、薩哈羅夫、布羅茨基總是最先跳出的名字。他們象徵了最值得讚歎的人類精神——即使你身處最可怕的環境,仍能誠實地面對自身的經驗、堅持內心價值。

您已閱讀9%(261字),剩餘91%(258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