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新聞人物

新聞人物:史達林獨女斯韋特蘭娜

11月22日辭世的前蘇聯領導人史達林的獨女斯維特拉娜以往總是說,父親毀了她的生活。她坎坷的一生向人們揭示出,權力是如何破壞、腐化和侵蝕家庭的。

今年11月22日辭世的斯韋特蘭娜•史達林娜(Svetlana Stalina)以往總是說,父親史達林(Stalin)「毀掉了我的生活」。她坎坷的一生向人們揭示出,權力是如何破壞、腐化、侵蝕家庭的。即使是在民主國家,無止境的權力慾也是令人疲憊、進而起到破壞和腐蝕作用的。在暴君們的長期統治下,專制程度越高,這種腐蝕性就越強。家庭的溫情紐帶被權力的鐵輪碾得粉碎。大權在握者,比如史達林和希特勒(Hitler),往往將自己視爲無私而孤獨的騎士,在佩劍縱馬前行時被吸引至敵人的疆土。即便對卡扎菲上校(Colonel Gaddafi)、薩達姆•海珊(Saddam Hussein)或阿薩德(Assad)家族這類人(在他們眼中,政治就等於王朝)來說,權力也有著至高無上的重要性。

到頭來,正如我們在卡扎菲倒臺過程中所見證的那樣,卡扎菲的兒子們預計將淪爲他那自戀式妄自尊大的祭品。薩達姆曾竭力不讓他那些惡魔兒子之間的爭鬥失去平衡;他的女兒們則在這場同根相煎的爭鬥中受到打壓,最終,他聽任兒子將女婿殺死,徹底毀掉了一家人的生活。阿薩德家族則深受家族內訌的困擾。卡扎菲培養了幾個性情殘暴的兒子,爲將來掌權做準備,儘管他們曾密謀反對他——但這幾個兒子全都在卡扎菲那混雜著撒哈拉版《諸神的黃昏》(Götterdämerung)與阿拉伯版《李爾王》(King Lear)的貝都因悲劇中成爲犧牲品。

獨女面對的環境要更爲簡單。當我研究史達林與斯韋特蘭娜的關係時,我發現,雖然斯韋特蘭娜宣稱她的回憶錄開誠佈公、揭露了事實真相,但她實際上只是在重述歷史,同時保守了一個也許是她本人的最大的祕密。在有關史達林的文獻中,我找到了被斯韋特蘭娜略掉或遺忘的一段生活:一方面,她的童年備受嬌慣與溺愛;她父親寵愛她,喜歡親吻她,把自己盤子裏的東西餵給她喫,還說她的紅頭髮和雀斑就像她祖母凱克(Keke)一樣。另一方面,當她的母親娜佳•阿利盧耶娃(Nadya Alliluyeva)在1932年自殺時,斯韋特蘭娜人生頭六年的正常生活也畫上了句號,當時史達林正面臨他最大的危機——集體化。

您已閱讀29%(870字),剩餘71%(209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